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一切事物都让位于岁月,只有文化不朽(2 / 2)

作品:《我的系统不正经

主要是人家真的有艺术水平,那么从哪里看出来呢?肯定是要看仿制的魏晋石刻。

魏晋南北朝以墓志为介质,多表现日常生活。

主要艺术价值肯定是字体,各种名人字体都有,之前陈文哲看到的石雕、碑刻当中,就有不少精品。

但是在这里,却不止是石刻,还有砖雕。

像是东汉舂米画像砖,这是墓室内装饰图像。

这块汉砖高25厘米、宽39厘米。

汉代加工谷物有了新的发展,除了先秦已有的杵臼以外,先后出现了脚踏碓(“践碓”)、畜力碓和水力碓。

有这些工具帮忙,劳动强度逐渐减轻,而舂米效率却大大提高。

脚踏碓,在汉代应用已很普遍。

当然,这里主要是石雕,而一幅大型浮雕,又一次让陈文哲叹为观止。

只是稍微细看,陈文哲就知道,这是仿的隋安济桥石栏板。

这东西是在1952年北河赵县安济桥址出土,长212厘米、高厘米。

此物为安济桥栏板构件,长方形,两面雕龙。

正面双龙周身鳞甲,身体相向似钻穿栏板,头相背,前爪互推。

背面两龙相对而驰,身体绞缠,后肢撑地。

像是这种长大两米多的时刻,这里还有不少,比如一幅浮雕武士。

这是仿的后梁彩绘浮雕武士石刻,是墓室装饰图像。

它高厘米、宽58厘米、厚厘米。

这件彩绘武士像,是在长方形汉白玉上高浮雕而成。

他身着盔甲,手持宝剑,立于麋鹿之上,肩上立一龙,应是佛教护法神的天王形象。

其艺术风格上承唐代之遗韵,下开宋元之先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刚才的砖雕,还有这副武士像,都是出自古墓之中。

像是这样的东西,这里还有一些,比如仿制的南北朝时期的墓室门楣。

这是一幅石券门,由拱形门楣、门柱、门槛、虎头门墩、石门五部分组成。

门无轴,不开合,是嵌入门楣内的。

门楣两端各浮雕一精美的捧莲蕾童子,门柱上部浮雕孔雀。

这应该是永固陵石券门,是北魏石雕艺术的杰作。

像是这样的石刻碑石,几千年过去,肯定还能流传。

这些石刻文物,在这样简单而有规律的黑夜白昼的交替过程里,上演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当一切事物都让位于岁月,一种文化不朽,一件件石刻上的铭文,斑斓了历史长河,以不同的方式万古流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