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红若胭脂者为最(1 / 3)

作品:《我的系统不正经

世事难料,现在的陈文哲已经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土豪,不管是谁给他送来一件古董,只要有收藏价值,他都可以出高价买下。

想要收藏什么,可以毫不犹豫的花钱买下,这得有极强的实力。

最重要的还要有名望,很多人手里有了好东西,都会给他送过来,这种日子是原来陈文哲梦寐以求的。

所以说,现在陈文哲也算是活成了原来最羡慕的人,能做到这一点,他还是很高兴的。

而高兴过后,一些麻烦也接踵而至,比如一些争议极大的学术问题。

因为出名,所以这种问题就不可避免。

像是宋代到底有没有钧窑瓷?钧窑瓷真的可能是元代才出现的?

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窑”,其名最早是在明人写的《宣德鼎彝谱》一书上出现的。

而在宋代文献上,根本找不到它的记录。

原因何在?至今还是个谜。

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并结合文献,或许对破解此谜起点作用。

钧窑虽然在宋代文献中没有记载,但是在它的发祥地南河禹县发现了它的古窑场。

上世纪70年代,对钧台附近的窑场,进选取考古发掘。

实物表明,钧台窑从北宋初年开始设窑烧造瓷器。

当时为民办窑场,主要生产品种为白地黑花瓷,供民间生活所需。

到了北宋中期,窑场规模继续扩大,品种也不断增加。

除白地黑花、白釉加绿彩以及宋三彩、珍珠地刻花、绞胎、搅釉等诸多品种。

还有青白瓷、刻印花汝青瓷、黑釉兔毫天目瓷和窑变钧瓷。

然而,当时由于窑户对窑变瓷的不理角,以为是妖怪所为的不祥之物,于是一发现就把它砸碎深埋,以免兴风害人。

在这次考古发掘中,从地下清理出20多个小坑,皆堆积有较纯的钧瓷碎片,分布范围达200平方米。

这样的情况出现,其实就是上述迷信作法所致。

而且还有文字可以印证,即“于大观间,窑变色,红如朱砂,谓英惑+度临照而然,物反常为妖,窑户亟碎之”。

当然,也有不信邪的窑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