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往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50章 统一两川(1 / 3)

作品:《五代十国往事

【吞并东川】

得到讨伐凤翔的诏书之后,西川部将纷纷请缨,说这是吞并凤翔李茂贞的好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王建却拒绝了北伐凤翔的提议,此言失策,吾所得已多,不俟复增岐下。

大智知止。

王建为部下分析时局,阐明利弊,指出李茂贞割据岐地已久,在当地甚有威望,与关东强藩争鼎不足,但守土有余。况且我们之前已经趁乱抢了不少他的地盘,若继续攻击凤翔,则得不偿失,不如让他作为我们蜀地和中原的缓冲区,不但不能攻打他,反而要在合适的时候支援他(宜援而固之,为吾盾橹耳)。

王建既是一个热血的军事家、征服者,更是一个头脑冷静的政治家、权谋家。他可以戒掉贪婪,他可以忽略仇恨,而真正做到以长期利益为导向,顺应时局,敌友互换,无缝衔接。

自倒杨运动开始,王建就与李茂贞长期争夺山南之地(自是秦、川交恶者累年)。西川王建与凤翔李茂贞的关系,如同河东李克用与汴州朱温。如今,李茂贞势窘(削弱不能守),朝廷又下诏讨伐,而王建不但不投石下井,反而提出要适时援助李茂贞,由此可见王建卓越的政治智慧!

王建起兵之初,大谋士周庠就为他献上了川版隆中对,为他规划好了战略目标,即割据蜀地而称雄。王建后来的一切行动,均是围绕着这个纲领。

如今,东川才是王建的主线任务,至于抢夺凤翔、山南西道的地盘,都是有一搭、无一搭的趁火打劫,而黔南地区的归附,则更是天下掉下的意外之财。

于是,王建趁李茂贞无暇南顾、插手两川事务的机会,加紧了对东川的军事行动,亲率大军增援东川前线。东川连连溃败,凤翔援军也连吃败仗,被阻挡在剑门关以外。

这时候,有意思的一幕再次上演。

昭宗让一号种子选手----宰相孙偓挂帅,当征剿凤翔总司令,以统领天下勤王之师,指挥收复长安、消灭李茂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