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糜汉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七十八章 百姓欢腾 暗流涌动(2 / 4)

作品:《糜汉

既是安抚,也是威慑。

而法邈身为他的别驾,又身为法正的儿子,他在梁州中的威名也是不低的。

要知道当年法正在汉中,可是指挥汉军将魏武帝打的叹息不已的最大功臣。

在安排完这两件事后,糜旸便先让几位心腹退下。

在几位心腹大臣陆续退下后,糜旸见外面天色已暗,他便熟练地让丁封点燃起大殿内的众多火烛。

看着身前堆积如山的政务,糜旸脸上不由露出苦笑。

看来今晚又要熬夜咯。

这半个月来,糜旸几乎没睡过一个整觉。

这样的高强度工作,就算是糜旸这个年轻人也感觉到颇为吃力。

在以往糜旸几乎就是靠着一些草药,来硬生生让自己的精神处在一个相对好的状态之中。

可是尽管很累,但身为梁州牧的糜旸,是不可能说出放弃二字的。

特别是局势已经发展到这一步,他就更加没有退路而言。

在苦笑之后,糜旸伸手将身前书案上的一根蜡烛移得离自己更近了些。

当淡黄的烛光映照在糜旸的脸庞上时,劳累的糜旸恍惚之间脑海中回忆起了,那一夜他在诸葛亮府邸中的场景。

当时的环境也是如此,淡黄的烛光微微摆动。

那时的糜旸是跪在气度深沉如海的诸葛亮身前,向诸葛亮讨教着治政之道。

尽管那日距今已经过去许久,但那一夜诸葛亮对糜旸教导的话,糜旸一日不敢或忘。

特别是那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这是诸葛亮心中的治政之道,而现在也是糜旸心中的治政之道。

或许糜旸想在梁州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原因有许多个,但不想辜负那夜诸葛亮的传道解惑之恩,肯定是那诸多原因中颇为重要的一点。

想起那位大贤的音容,糜旸脸上的疲累瞬间消失不见。

糜旸是幸运的,他这一世得到了太多人的眷顾。

所以他必须要对得起,那沉重如山的眷顾。

他真的很想真正成为,诸葛丞相的入室弟子。

...

吕乂的办事效率是很快的。

就在糜旸还未启程从南郑离开之时,由法邈负责草拟的“均田制”的详细内容,就已经在吕乂的安排之下,开始以南郑为中心,向着整个梁州快速的宣示而去。

当不久整个梁州都知道糜旸要实施均田制之后,本来就处在动荡之中的梁州瞬间变得更加动荡起来。

相比于之前在梁州发生的“诸姓之乱”,现在因为均田制所引起的动荡,更加体现在精神层面。

毕竟之前三长制只是简单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但均田制这项改革,糜旸却是直接将触角伸向了土地方面。

土地与人口,一向是封建社会中最敏感的两个政治底线。

这种动荡大多只是发生在那些幸存的世家豪族之间,只是他们明知道这项制度对他们不利,但他们现在已经没力量阻止糜旸了。

况且尽管均田制相比于以前的土地制度,让他们以后的很多手段都使不出来。

但只要他们以后不整天想着荫庇人口与兼并良田,那么均田制这项制度他们也是会有受益的。

在知道无法阻止的情况下,再加上均田制不完全对他们没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