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糜汉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零九章 不战取胜 孙礼寒心(2 / 2)

作品:《糜汉

“骠骑将军,当下不是犹豫之时,时日拖得越久,我军的士气会更加沮丧。

我军当趁眼下军心尚未崩散之时,集中兵力突围!”

孙礼的语气掷地有声,可他将话说完后,却引来了帐内稀碎的嘲笑声。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当下数万魏军要想逃出生天,唯有突围一途。

可怎么突?

曹洪倒是没有开口嗤笑孙礼。

孙礼当下虽军职不高,但刘封夜袭的那一夜,若不是他处置及时,恐怕魏军的战损还会更大。

经过此事后,曹洪对孙礼颇有些另眼看待。

可尽管如此,也不能改变曹洪悲观的心态。

“我军后路已被汉军所堵截,糜旸是何等人,他既然已率军封锁后路,又岂会让我军突围出去?”

曹洪的回应充满了肯定。

而这也是方才部分将领嗤笑孙礼的原因。

若是旁人领军堵截后路也就罢了,当下是糜旸亲自领军坐镇阳平关。

糜旸的赫赫威名,直接让大部分魏将,丧失了突围出去的想法。

在听到曹洪的回应后,孙礼也不得不说曹洪的想法是对的。

可他根本就不是想从后路突围。

孙礼再次对着曹洪一拜道:“我日前曾派斥候出去探查过,我军后路已被大量汉军堵截,观之数量至少有数万。

糜旸在梁州鏖战一年,兵力折损颇大,又从何得来这数万大军?

想来当是益州无疑。”

大汉目前的国土就那么大,荆州的军士虽亦有数万之众,但荆州是不可能调集数万大军来援救糜旸的。

加上既然糜旸能让那数万军士堵截魏军后路,定然都是精兵无疑。

在这两点基础推断下,排除掉荆州之后,糜旸手中凭空冒出的数万大军的来处,自然不难猜测。

而且曹真突然战败,可能与这一点有着直接联系。

“虽然我目前尚不知道益州援军为何能绕过我军,到达梁州之内。

但益州国力恢复的再快,在抽出数万兵力驰援梁州后,诸葛亮手中还能有多少兵力?

我推断剑阁外的汉军大营,也许只是诸葛亮的虚张声势之计。

骠骑将军不如集结全军力量,猛攻剑阁外的汉军大营,只要我军能突破此处大营,我军前往阴平的通道即可打开。”

孙礼在说完自己的计策后,便眼带期望的看向曹洪。

他希望曹洪能采纳当下这个,唯一能拯救数万魏军的办法。

岂不料还未等曹洪有所回应,一直默不作声的杨阜却突然开口言道:

“证据呢?”

这冷冰冰的三个字,直接让有点回暖的大帐气氛,陡然之间又沉寂下去。

是呀,证据呢?

孙礼所说的一切乍一听很有道理,但一封具体的情报论证都没有,也就是孙礼说的,都是他个人的推测。

而杨阜会突然发出这句话,也是正常的。

他本职是凉州刺史,他的前半生都是主要负责处理政务。

这种履历让杨阜养成谨慎,且注重情报的性格。

毕竟每道政令都影响许多百姓的生活,若无一定的情报为基础,又怎么敢贸然颁布出去。

孙礼被杨阜呛了一句,他没办法回答杨阜的问题。

他理解杨阜问这句话的缘由,但他同样也不认为自己有错。

战争岂能与政务混为一谈?

政务以求稳为主,可战争,特别是在情势危急的时候,往往就是靠冒险与敏锐的判断取胜。

孙礼并不敢说他所说的一定是对的,但以当下的情势来说,他的计策却是很有必要试上一试的。

孙礼不要求杨阜理解自己,他将目光看向一直未说话的曹洪,他觉得曹洪是会理解他的。

岂不料在听完杨阜的反问之后,迎着孙礼期待的目光,曹洪思索良久后却摇头道:

“此计太过冒险,不可为之。”

孙礼被曹洪的回答直接气笑了。

太过冒险?

当下的魏军不冒险,如何求得一线生机?

孙礼本欲再劝,但曹洪却直接再次果断的否决道:“此事无需再议!”

曹洪的态度直接让孙礼心灰意冷。

他环顾了一圈帐内的诸位魏将,见未有一人胆敢出来与他一同进言,孙礼更是觉得讽刺至极。

“尔等,皆为大魏之罪人也!”

在放下这句话后,孙礼直接气的走出了大帐。

孙礼的不敬行为让曹洪气愤,可想到他之前立下的功勋,曹洪也就大方的原谅了孙礼的失礼。

至于孙礼临走前说的那句话,曹洪却并不在意。

孙礼说的有道理吗?

当然是有的。

可曹洪却有不得不拒绝的理由。

第一个理由便是他说的,孙礼的这一计太过冒险。

曹洪早已经不年轻了。

年轻的时候,他跟随曹操鞍前马后征战四方,不知死为何事。

但年老的他却拥有太多。

人的热血与雄心,是会随着年纪,及拥有的多少发生变化的。

第二个理由是他看着帐内已经毫无斗志的诸位魏将,突围需要悍不畏死的勇气,可这些魏将现在拥有吗?

魏将尚且如此,底下的军士呢?

除去这两个缘由之外,还有一个缘由不足为外人道也。

根据眼下的情势,数万魏军是很难得救,但这并不代表他曹洪无法得救。

想到这,曹洪在心中做出了一个决定。

大将军,既然是你先败的,那接下来就怪不得我了。

第一章。

第二章凌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