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糜汉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九十九章 满腔愤慨 请换青天(2 / 3)

作品:《糜汉

那么维持这个金字塔政治格局的纽带是什么呢?

便是门生故吏这一既包含私人情感,又夹杂着政治利益的关系。

要是今日他们一众关西世家对杨彪的死,对弘农杨氏的衰败视若不见,那那些依附于他们的中型世家定然以后会有样学样。

这一点是在座的诸位家主,绝对不能接受的。

潜规则的形成需要千百年,但崩塌往往可以在一瞬间。

而一旦这种政治格局崩塌了,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对于在座的诸位家主而言,若说杨彪的死让他们只是痛心不忿的话,那么弘农杨氏家主的死,则是会让他们感到恐惧与不安。

只是因为在座的诸位家主都是人精。

所以哪怕他们现在对杨彪之死怀抱着极大的愤慨,也知道杨彪的无辜惨死会对他们现有的利益造成一次极大的伤害,但要想让这些家主真正果断的付出行动,单单靠充分的内因是不够的。

坐在上首的苏则并未出言发表对杨彪之死的看法,这不是代表他对杨彪之死不感到愤怒,只是身为杨嚣丈人的他,有着一件更为重要的事要做。

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人,是汉平陵侯苏建长子苏嘉的十一世孙。

苏则年少以博学多才、品行端正闻名乡里,及长被杨彪举为孝廉、茂才。

后苏则任酒泉、安定、武都太守。

当年河西之乱时,苏则奉曹丕之命平叛,成功数次平叛,为打通河西走廊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若从政治履历上看,苏则的履历算不上很出彩,但苏则做的两件事,却是让曹丕深深记住了他。

有一次,董昭枕着苏则的膝盖睡觉,苏则嫌弃地把他的头推下去,说:“苏则之膝,非佞人之枕也。“

这体现了苏则对董昭的厌恶,而苏则为何对董昭如此厌恶呢,原因在于董昭是当年为曹操称公寻找法理依据的第一位大臣。

而除此之外,让曹丕对苏则产生忌惮的更重要一件事是,当年曹丕逼迫刘协禅让后,世间有流传着刘协被曹丕害死的传闻。

听到这传闻后,时任金城太守的苏则不顾属吏劝阻,公开设祭坛为刘协哭丧。

从这两件事足以看出,苏则是个嫉恶如仇,且心向汉室的大臣。

当然也因为这两件事,让曹丕对苏则产生忌惮。

本来按照原来历史曹丕是要将苏则贬职的,但幸亏当世有着糜旸,糜旸的出现让曹丕近几年来身体一直抱恙,才暂时放弃了对苏则的打压。

但苏则也知道曹丕对他的忌惮,所以在去年苏则主动辞官,回到槐里城中想着教书育人度过余生。

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在得知杨彪惨死的消息后,苏则怒了。

苏则不仅与杨彪有着深厚的私人关系,苏则还本来就是是心向汉室的人,加上他刚正的性格,当他得知杨彪是为大汉而被曹贼戕害后,苏则心中的怒火一下子再也遏制不住。

曹贼还以为当今的天下,是他们能够一手遮天的吗?

由于心中的愤怒,苏则于今日在府内的密室中召集了这次议事。

并在刚才的过程中,苏则一直在观察着诸位家主的反应。

世上最了解世家的,永远是世家。

从观察中苏则可知,诸位家主有想为杨彪报仇,可他们的心中还有着最后一层顾虑。

或者说想让他们真正付出行动,还需要一股外在的强大推力。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苏则用眼神示意了一下一旁的仆人。

在苏则的示意下,仆人很快就动身从密室之外带入了两人。

那两人皆身穿丧衣,脸色悲苦。

在座的诸位家主还在愤怒着,却突然看到有两人来到他们身前,这不免吓了他们一跳。

但在仔细看清其中一人的相貌后,多位家主就随即发出喜悦的声音。

“公宁!”

公宁正是杨嚣的表字。

作为杨彪的嫡长孙,在座的诸位家主都是认识杨嚣的。

而由于对杨彪的感情,他们看到杨嚣能够逃出洛阳幸免于难,那自然是会感到欣喜的。

杨嚣在见到在座的都是与杨氏交好的长辈后,他心中好似找到了依靠一般。

扑通一声,身穿丧衣的杨嚣跪倒在诸位家主的面前,他口中哭求道:

“大父为大义而死,还望诸位长辈能够为大父报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