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糜汉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一十二章 最后一步 张郃诡计(2 / 3)

作品:《糜汉

相比于糜旸在渭水旁许下的誓言,身为师傅的诸葛亮,已然将心中的自信克制的很辛苦了。

这一对师徒呦。

杨仪在对着诸葛亮一拜后,便领命走出了帐外。

待杨仪走出帐外后,映入他眼帘的是帐外四处值守,巡逻的兵士。

而无论是哪一位兵士脸上,都有着一种奇怪的神色。

这种奇怪的神色,称之为强忍喜色。

嗯,与刚才杨仪诸葛亮脸上的神色,不能说差不多,只能说是一模一样。

只是为何汉军上下,会有着这种奇怪的神色呢?

五丈原大捷,是一件值得大举庆贺的喜事,想欢呼就欢呼好了,又何必压制着自己呢?

内中缘由,作为当事人的杨仪最为清楚。

五丈原一战大胜后,长安被汉军包围已经是一种可预见的事实。

现在固然是可以欢呼,但为何不等到长安正式被糜旸收回后,再进行一次彻底的狂欢呢?

不然要是大将军不用几日就拿下长安了,到时候刚刚狂欢完的他们,情绪不够热烈了咋办。

得克制一些,“区区”一场五丈原大胜,对大将军来说是正常发挥,不值得

还未等杨仪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有些忍不住的他就快速离开了大帐之外。

而在杨仪离开之后,大帐之内的诸葛亮看着书案上的文书,精神一时之间却有些无法集中。

他的目光总是忍不住往放在一旁的五丈原捷报上看去。

诸葛亮下意识地伸手,朝着那封捷报而去。

片刻之后,那封捷报就又落入了诸葛亮的手中。

手指细细摩擦过战报的封面,想起战报内记载的众多战果,诸葛亮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喜悦。

一阵阵爽朗的大笑,从他的口中发出。

一边大笑,诸葛亮一边用另一只手拍着掌中的捷报,似乎是在鼓奏为糜旸庆贺。

或者说是在为大汉,是在为自己的理想庆贺!

数十年来,多少英雄血洒疆场。

终于,终于!

他们的理想不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可以放在手中清晰感受到它的轮廓。

就差一步,就差一步了!

一想到此,诸葛亮的心中就有种炽热的感觉在流淌。

那是他心中理想的温度。

而那股炽热,也让诸葛亮彻底陶醉在浓厚的期待与喜悦中。

子晟,只差最后一步了。

全天下的人,都在看着你。

百年千年后的后世人,将来也会在史书上看着你。

一定,一定,要让大汉成功的迈出这最后一步!

汉章武五年十月初。

在初步筹集到一批粮草后,糜旸率领着数万汉军朝着长安进发。

槐里城位于扶风郡与京兆郡的交界处,故还未花数日时间,数万汉军就畅通无阻的进入了京兆郡内。

长安,正是京兆郡的郡治所在!

汉军的动向,很快便被曹彰派出的斥候所探知。

当得知近十万汉军在糜旸的率领下,绵绵不绝朝着长安压来之后,长安城内的百姓心中恐慌达到顶峰。

不止百姓如此,就算是长安城内的一众魏将,他们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表现也没好到哪里去。

什么叫做大胜之师,似无可匹敌。

刚刚取得五丈原大捷,将魏军脊梁骨敲断的数万汉军,无疑是诠释这四个字的最佳载体。

眼下镇守长安城的主将,是之前从街亭侥幸捡得一条命的曹彰。

而他的副将,则是张郃与夏侯楙。

张郃善军,夏侯楙善政,加上曹彰自己也颇通军略。

单单从将领配置上,长安的防备也算不差。

但重要的是,眼下长安城内的守军尚没有一万,仅有数千。

尽管以长安城的城防,数千魏军不一定守不住长安城。

但在大难临头之际,谁会不想着为多争取一线生的机会呢?

而那线机会在曹彰三人的眼中,正是许褚正在从洛阳赶来的上万援军。

在曹彰三人看来,只要许褚能在糜旸围城前,率上万魏军进入长安城内。

那么凭借着长安坚厚的城防,他们三人守住长安城并不是一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