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一箭双雕(1 / 2)

作品:《重生后,摄政王他不肯退婚

沈清漪忆起前世,便忍不住暗自在心中冷笑。

这群老东西的做法还真是从未有过一点进步。

这太子赵琥与蜀王赵旭一向是分庭抗礼,明瑶皇后所出的太子自然倚靠着孟家,而刘家这墙头草,表面上依附赵旭,实则这刘家大公子刘慕英早与孟敕暗中勾结,背地里早就打起了背叛赵旭,投奔太子的注意

待刘家为首的老臣反水,赵旭自然孤立无援,待赵琥登基,这刘家自然摇身一变,从赵旭党羽变为了忍辱负重方才拥护太子登基的功臣。

只可惜这刘家肚子里算盘打得响,实际上却没那么容易。

前世孟敕惨死,条条证据皆指向刘慕英,刘慕英百口莫辩,可眼下显然不是动刘家的时候,绥元帝便意图将此事含糊下去,便试图平复孟甫,待查明真相再处置了刘慕英不迟。

谁知少国公孟甫却不肯罢休,掀得满城风雨,甚至在外传出了绥元帝苛待老臣之名,绥元帝面上倒是没什么,背地不知掀翻了多少奏折,险些真的发落了刘慕英。

最后还是刘家次子刘慕之瞧出了些端倪,发觉孟敕之事只怕有旁人从中作梗,甚至怀疑到了楚峥越头上。

然而楚峥越那般警惕之人又怎会坐以待毙,一开始便早安插了眼线在刘家,知晓刘慕之发现了是自己动手,干脆见招拆招,反而因为刘慕之而坐实了刘慕英杀人之事。

人证物证俱在,刘家被逼上绝路,绥元帝不得不除。

刘家倒了台,这孟家有了交代便更为猖獗得意,甚至以储君功臣自诩,没过多久,这孟家便被斩草除根。

也正是因孟家之举,才导致明瑶皇后与绥元帝离心,明瑶皇后郁郁而终后,太子赵琥没了靠山,又因皇后死后而失了绥元帝的宠爱,地位便大不如前,连带着蜀王赵旭也被牵连,这才给了赵宪这个草包后来居上的机会。

沈清漪幸灾乐祸之余却忽然顿住。

前世因为刘家与孟家式微才导致蜀王和太子的失势,而当时也险些将楚峥越牵扯其中,虽然楚峥越未曾暴露,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难保绥元帝会因此事对楚峥越起疑,那么楚峥越的摄政王之路岂不多了坎坷?

若她将刘慕之怀疑的目光拨向梁王赵宪的话……

那这刘家与孟家岂不就会无止境地斗下去之余,赵宪岂不也会被迫卷入朝堂争斗之中?

如此,既能坑赵宪一把,还能帮楚峥越提前化解危机,岂不美哉!

她倒想看看,赵宪没了她这个狗头军师,能不能和太子与赵旭这两头猛虎相争。

哼!

想到此,沈清漪便眼珠一转,登时有了主意。

她起身吩咐道:“轻罗,去取纸笔来。”

轻罗应下,在桌上铺好纸笔,沈清漪以羊毫笔抵着唇角,细细思索了半晌,方才落笔纸上。

流萤好奇凑过去,只见沈清漪一笔一划格外认真,瞧着笔触却不像在写字,倒像是在作画一般,倒是有趣。

她不由好奇,跟轻罗咬耳朵:“轻罗,你说姑娘这是画什么呢?瞧着怪有意思的。”

轻罗“嘘”了一声:“别打扰姑娘,瞧着姑娘这模样,必然是打着什么有趣的主意。”

流萤吐了吐舌头:“姑娘的心眼简直比蜂窝还多,我瞧着这样子,指不定是谁又要倒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