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思危、思退、思变(3 / 3)

作品:《我,嘉靖,成功修仙

在了解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后,只见张润德、罗龙文陆续从座椅上起身,向严世蕃辞行。

“多谢小阁老提醒,时候不早了,下官是时候告辞了!”

“嗯。”

严世蕃闻言,并未出言挽留,而是目视二人在管家的引领之下离开。

待张润德以及罗龙文离开以后,严世蕃的脸上满是晦暗莫名的神色。

最令他感到始料未及的是,眼下仅仅只是传出严嵩病发的消息,就使得这些人惶恐不安,甚至不惜冒着风险,亲自登门拜访。

此时的严世蕃,又回想起了早先严嵩曾经对他说过的一番话:“没有人能够在内阁首辅的这个位置上一直赖着不走,你爹我也是一样!”

“你爹我已经当了二十多年的内阁首辅了,累了,与其到时候让别人把你爹,从内阁首辅的这个位置上踹下来,还不如识相一点,主动退下,给后来者让路,你觉得呢?”

想到这里,严世蕃的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丝彷徨。

他的心里十分清楚,严嵩早晚有致仕的那一天,而等到严嵩致仕以后,自己能不能够扛起重担?

“唉,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等那天来了再说!”

在如此劝慰自己一句后,只见严世蕃摇了摇头,将内心纷乱的想法尽皆压下,向着自己的房间走去。

……

一夜的时间眨眼便过,清晨,严府大厅内。

此时,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珍馐美味,而严嵩则如同往常一样,端着一碗稠粥,慢条斯理地喝着,并时不时夹起一块六心居酱菜放入嘴中。

当严世蕃见到这一幕的时候,整个人都松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激动之色,暗自感慨道:“太好了,看来李太医开的方子起了作用,父亲没事!”

或许是察觉到了严世蕃的目光,只见严嵩将碗筷放下,看向严世蕃所在的方向,紧跟着开口道:“你还在那愣着干什么,待会儿就要上值了!”

“是,父亲!”

严世蕃闻言,当即强行按捺住内心的激动之色,在应声后,坐到了距离严嵩不远的座位上。

随后,严世蕃从一旁侍女的手中,接过一碗稠粥,哼哧哼哧地喝了起来。

秉承着食不言寝不语的原则,在这个过程中,父子二人谁都没有说话。

待侍女将桌上的饭菜撤下以后,只见严世蕃在斟酌完语句,看向严嵩所在的方向,小心翼翼道:“父亲,自从孩儿昨天将太医院的李太医,请到府上诊治以后,朝中就开始流传,有关您的流言……”

在听完严世蕃的叙述以后,严嵩也算是了解到了大致的情况。

不过其脸上的表情并未有太多的变化,而是点了点头,颇为平静地应了一声:“嗯,我知道了。”

严世蕃见此情形,当即上前,出言询问道:“父亲,难道您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吗,要不要孩儿出手……”

严世蕃的话还没说完,便被严嵩摆了摆手,出言打断了:“行了,去备轿吧!”

“是,父亲!”

严世蕃听闻严嵩此话,纵使心中有万般不愿,也只得点头称是。

看着严世蕃离去的背影,只见严嵩将目光收回,颇为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无声自语道:“为了骗过徐阶,也只能暂时委屈一下你了!”

待轿子备好以后,严嵩、严世蕃父子,先后乘坐轿子,去往了紫禁城。

在乘轿去往紫禁城的路上,严嵩时不时掀开轿帘,看着道路两旁的景色。

严嵩的心里十分清楚,此时,背后一定有很多双眼睛在盯着自己。

而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坐实这些人的猜想——即让他们认为自己的身体真的出了问题,现在只不过是在硬撑罢了!

只有这样,方才能够尽可能地麻痹对手,然后给出致命一击。

很快,严嵩、严世蕃乘坐的轿子,便到了紫禁城。

内阁外,在轿子停稳以后,只见严世蕃抢先一步下了轿子,小心翼翼地将严嵩从轿子里搀扶下来。

“父亲,您慢点!”

“嗯。”

随后,在严世蕃的搀扶之下,严嵩步履蹒跚地朝着内阁所在的方向行进,每走几步,严嵩都得停下来歇息一阵。

而这一幕,也被刚刚乘轿赶到的徐阶尽收眼底。

当徐阶看见严嵩的身影时,瞳孔骤然收缩,脸上满是不可置信的神色。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说严嵩病发,已经命不久矣了吗,怎么还生龙活虎的?”

“难不成,近来朝中流传的是假消息?”

此时,在徐阶的脑海中,冷不丁地闪过这样一个想法。

不过很快,徐阶便发现了端倪,因为严嵩的步伐,相较于以往来看,要慢上许多,每多走几步,就得停下来休息好一阵。

而且,严嵩的精气神看上去也显得有些萎靡。

“难不成,严嵩是在硬撑?不行,我得亲自去确认一下情况!”

在下定决心以后,徐阶拒绝了轿夫的搀扶,自顾自地从轿子里下来,然后三步并作两步,跟上了严嵩父子的步伐。

在深吸一口气,平复好心情后,只见徐阶上前,率先打起了招呼:“严阁老,这么早啊!”

听闻徐阶此话,严嵩并未立刻作出回应,而是在怔楞许久后,方才回过神来,缓缓道:“哦,是徐阁老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