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1889远东枭雄 / 章节正文阅读

第669章 中东区域(2 / 3)

作品:《1889远东枭雄

在欧战结束前,已经控制了巴林的中国就与当时摇摇欲坠的奥斯曼帝国以及德国政府进行了接触,表示中国在波斯湾的控制区域无条件收容德奥两国公民,并且直接派出飞艇去法奥港等地接送。

根据当时驻巴林的中国司令部记录,这里在战争结束前共接受了超过3万名德奥两国公民,之后由于担忧协约国的清算,更多的人也跑到了巴林,那段时间中国在科威特租借的两个港口内每天都有不少两国公民和他们的财产被亚洲商船接走。

而在英国接收法奥军港前,德国人就将这个港口破坏的面目全非,能带走的东西全被带走了,然后就近卖到当时还是中国租借地的巴林,让巴林之后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拥有了波斯湾最好的军港。

这让英法两国大为恼火,但是中国政府态度强硬,甚至针锋相对在苏门答腊岛部署装备15英寸主炮的战列巡洋舰以示决心。

之后中国更是直接庇护了德国印度洋舰队和法奥港的德国驻军,斯佩伯爵当时是乘坐着中国的巡洋舰在英国人的眼皮子底下离开了波斯湾,最终前往中国暂住,直到35年才返回德国。

而其舰队的海军官兵和部分陆军成员选择留在巴林,中国雇佣他们武装训练当地人,这些人也被魏玛政府利用了起来。

当时的魏玛政府顶着巨大的财政压力给他们拨款组成了一支新部队,并与中国达成了协议,让他们留在巴林,在适合的时候前往附近地区培养亲德势力,同时德国政府也开始不断的派出人手到中东,试图保证该地区的亲德力量。

而之后上台的希特勒也比较重视德国在中东的影响力,他上台后除了无视凡尔赛和约的束缚,通过大兴士木的宏观刺激使德国经济迅速复苏,还不断煽动仇恨情绪凝聚人心,希特勒在此过程中不断鼓吹犹太人是德国战败的“背后一把刀”。

而对犹太人咬牙切齿的并不止德国一家,比如巴勒斯坦,虽然巴勒斯坦问题以暂归英国托管告一段落,但每年都会有不少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这让阿拉伯人大为不满。

1920年,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明·侯赛尼发起暴动,导致200多个犹太人死伤,类似的暴动在之后频繁发生。

在共同的敌人—犹太人的撮合下,希特勒与侯赛尼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并开始影响中东地区,希特勒向侯赛尼保证,帮助阿拉伯人消灭犹太人,夺回巴勒斯坦,但作为交换,侯赛尼要带领阿拉伯人倒向德国,反对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