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1889远东枭雄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八百零一章 针对欧洲的竞争(2 / 3)

作品:《1889远东枭雄

对于戴高乐的请求,施肇夔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推说要与国内联系,他在心底实际上有一些不满,认为戴高乐没有认清自己的地位,自由法国委员会还没有和中国提条件的资格。

实际上施肇夔之所以愿意和戴高乐见一面除了今后的战略需要外,自由法国实力虚弱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在找到戴高乐之前中国曾试探过维希法国对这些地区的态度,但是维希政府毫不犹豫地拒绝中国将手伸入这些地区,他们甚至不履行中国政府和雷诺政府的交易,不让中国取得叙利亚地区的港口。

而德国和意大利显然也不希望看到中国将手伸入地中海,所以最终出于种种原因德国并没有向印度支那殖民地一样给维希政府施加压力,而美国和维希政府关系也很亲密,他们也肯定不乐意中国在南太平洋和地中海取得更多优势。

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不愿意继续和维希法国浪费时间,避免这些地区被英国或者美国夺走,所以最终找到戴高乐,以一个“正当理由”托管这些地区,在施肇夔看来戴高乐只有一条路走,那就是老老实实配合中国的行动,而不是这样和中国政府讨价还价。

最终经过国内授权后,施肇夔表示可以支持戴高乐收复失地,但是南太平洋的法属岛屿在交给中国之前必须共管,此外戴高乐的自由法国总部必须转移到叙利亚,“方便接收中国的支援”

至于殖民地的军队和行政部门中国不会做出任何的承诺,全凭他们自己的意愿加入自由法国还是维希法国,而且中国保留不承认自由法国为法国唯一合法政府的权利。

这样的条件对戴高乐来说有些太苛刻了,所以和施肇夔的会晤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他只是得到了中国无偿援助的50架战斗机以及一批能够武装起自由法国成员的武器弹药。

但是双方都认为未来仍有接触的必要,戴高乐也承认“中法的矛盾主要出在边缘地带,双方在大的战略问题上有着天然的共同利益。”无论如何此次会面还是带给了戴高乐一些信心,自由法国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孤独,因为世界不止是英美两国。

施肇夔在开罗的行动让中国和自由法国之间有了更紧密的联系,同时也加强了对英国的影响力,这触动了美国的敏感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