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此剑天上来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八十九章 少年风雪,少年高兴(2 / 2)

作品:《此剑天上来

白衣和尚双手合十,唱了一声佛号,而后平静地说道:“鹿鸣的帝王,从来都不是世袭的,谁能做,谁便可以做,我不在这里看着,难道还要去极都之中看着吗?”

明蜉蝣垂着头思虑了很久,大概确实没有想明白一些东西,过了许久,才缓缓问道:“莫非大师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白衣和尚松开手,摸了摸耳朵——大概是耳朵才始接上去,伤口有些发痒,所以他又认真地挠了挠。

“当然知道,他在等待一个机会,从鹿鸣出兵,直取槐都。”

“既然大师知道,为何还能说着这样的话?”

白衣和尚想了想,认真地说道:“这样的事情,想一想,是没有罪的。除非他付诸行动。”

明蜉蝣倒是笑了笑,回头看向风雪以东,轻声说道:“黄粱割据,南方叛乱,妖族分流,槐都现而今要顾及太多的事情,这样一个机会,便在眼前,假如我是北台,我也会想着这是不是此生仅有的机会——这已经是近乎摆在明面上的东西了。倘若真的付诸行动,大师觉得这还来得及吗?”

白衣和尚立于风雪山巅,微微一笑,双手再度合十,露出了一身极为健壮的肌肉。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施主,贫僧......”

“便是人间猛士。”

“三十万青甲,要想穿过鹿鸣雪原,自然需要先过贫僧这一关。”

明蜉蝣沉默了很久,抬头默默地看着那个大和尚,好似终于明白了什么东西,轻声说道:“原来那日在阿弥寺前,大师低声诵念,是在为陛下祈福?”

白衣和尚轻声笑了笑,说道:“你倒是第一个猜出来的。”

明蜉蝣叹息一声说道:“毕竟大师据守黄粱,却对庄白衣进入阿弥寺之事置若罔闻,这不由得不让我多去想一些东西。”

白衣和尚没有再说什么,安静地看了那边许久,而后转身提起了明蜉蝣,向着风雪以东而去。

鹿鸣风雪之地,虽然偏远,但是并非什么人间小国,这片西方雪国,历来便是极为宽广,高山平川,一望无际。

只是这样一个大和尚却迈着步子,一步一山川。

要知道,这并非是在礼人间的道术世界之中,哪怕是会天下三大奇术之一越行术的明蜉蝣,被大和尚提在手里,看着那些倏忽变化的风雪人间,亦是惊叹地说道:“看来大师不是什么诚实之人。不是说出家人不打诳语吗?大师为何屡次否认自己会神足通之事?”

大和尚行走在风雪山川之中,却是笑着说道:“贫僧确实是佛门弟子,只是心系家国,如何能够是出家人?出家人不打诳语,与贫僧有什么关系?”

明蜉蝣像只小鸡仔一样提在风雪里,惆怅地叹息一声,说道:“大师还真是不要脸啊。”

大和尚笑而不语。

......

不可否认的是,哪怕大和尚确实会佛门六通的神足通,然而从风雪极都附近,跨越山川,走到了鹿鸣故事最开始的那处风雪山隘的时候,依旧用了大半日的时间。

更何况他还提了一个人。

明蜉蝣被随意地丢到了对崖,而大和尚则是气喘吁吁地在那里盘坐下来,平息着自己的苦海。

明蜉蝣被丢了个七荤八素,好不容易才挣扎着,回到了最舒适的那个位置,此时倒是不免有些感叹。

“早知道那日大师进入了掌中佛国的时候,我便老老实实的待在这里了。”

明蜉蝣看着自己身上那些才始吐出来的新鲜的血色。

“倒也可以免去这一顿摔来摔去的惨状。”

白衣和尚抬眼看了一眼对岸的明蜉蝣,平静地说道:“你与我说有什么意义呢?你该与那日的自己说,或者更早一些,你该与还未踏入风雪鹿鸣的自己说。”

明蜉蝣认真地想了很久,而后轻声说道:“倘若真的可以的话,那我大概也只会说——明蜉蝣啊明蜉蝣,你可千万要小心一些,看见那个白衣大和尚,一定记得掉头就跑,你打不过他的。”

白衣和尚叹息一声,说道:“这大概就是执迷不悔吧,你们反倒没有某个少年看得清楚。”

明蜉蝣神色古怪地说道:“少年,什么少年?”

白衣和尚转头看向风雪山隘以东,明蜉蝣也跟着看了过去,果然在那些隐隐绰绰的风雪之中,有着一个矮小的身影正在那里艰难地爬行着。

明蜉蝣很是惊诧地看着那个少年,过了许久,才轻声说道:“原来这便是大师的有缘人?”

白衣和尚挑眉说道:“怎么?你有些失望?”

明蜉蝣诚恳地说道:“失望倒不至于,大师的拳头,让我说不出失望这样的字眼,但.....咳咳咳....但我很是诧异。”

这个明明已经没有几日好活了的南楚灵巫,却是挣扎着,向着山崖边缘爬了过去,趴在崖边,眯着眼睛认真地看了那个风雪里的身影很久,确认自己并没有看错,这才惊叹地说道:“我没有想过,大师的有缘人,会是一个黄粱人。”

白衣和尚有些讶异地看着明蜉蝣,轻声说道:“你如何知道他是一个黄粱人而不是槐安人?”

风雪里少年的模样越来越清晰。

明蜉蝣冷笑一声,说道:“大师什么时候见过一个槐安人,会拥有这么虔诚的目光?”

“也只有黄粱人,生活在神鬼故事的尾声里,尽管被悬薜院以文化之,然而数千年来沿袭在大地上与血脉里的信仰底蕴,依旧会让我们对神鬼保持着畏惧与崇敬,于是在礼节的姿态与仪态之上,拥有着槐安人所不能拥有的端正与虔诚。”

这个南楚灵巫说着,很是艰难地抬起头来,看着那片风雪之上的天穹,沉默了少许,轻声说道:“哪怕神女大人已经再度离开人间。这样的姿态,依旧要用漫长的千年去遗忘。”

白衣和尚只是轻声笑了笑,说道:“哪里用得上千年,百年便够了。”

明蜉蝣似乎有些不解地看向对崖的和尚。

这个境界颇高武德充沛的大和尚,却是虔诚地向着人间北方赞礼了一声那位陛下。

“云中君的故事,可比雪中君的故事好讲得多。一旦两岸不再隔绝,施主,黄粱的信仰,最终也会糅合到大风朝的民俗之中去。”

明蜉蝣沉默了下来。

大和尚却是没有再理会这个南楚灵巫,低唱了一声佛号,自山崖之上站了起来,看着那个茫然地走到了风雪山隘之下,抬头看着左边垂死的灵巫,又看着右边微笑的耳朵生疮的大和尚,从而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的少年。

“阿弥陀佛,贫僧在此等候多时了。”

大和尚的这句话,大概确实没有说错,从他耳朵上那些丑陋的冻疮的疤痕便可以看得出来。

少年似乎有些惶恐,下意识地向后退了退。

只是那个方才还在山崖之上的白衣和尚,却是突然出现在了山崖之下,便在少年的身前,踩着少年方才踩下去的雪痕。

少年震惊地睁大了双眼,看着这不可思议的一幕。

只是这样一个和尚,似乎确实没有什么恶意,这才让少年打消了转身便跑的念头,站在那里犹豫了很久,才拙劣地模仿着大和尚的姿态,双手合十,恭敬地低下头去,轻声说道:“大....大师是在....等我吗?”

白衣和尚微微一笑。

“你既然问了我,那么自然便是在等你了,只是并非我在等你,有缘者,另有其物。”

少年似乎有些不太明白这样一句话的意思。

白衣和尚只是微笑着唱着佛号,而后将自己的右手伸了出来,在少年身前摊开来。

那样一处让某个黑袍剑修苦寻许久,为之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的白色石子,便这样安静地出现在了少年面前。

少年犹豫了少许,伸出手去,在那座高崖之上某个灵巫不可思议的目光里,轻而易举地将那枚白色石子拈了起来。

“这是什么?”

并非出家人的白衣和尚微微一笑。

“这是一块石头,只是与你有缘而已。你叫什么名字?”

“赵高兴。”

少年心思都在那块小小的白石之上,很是随意地说道。

“我叫赵高兴,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