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玻璃出(2 / 3)

作品:《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郭安给他赚钱是一把好手,但花起钱财来,更是凶的很。

“殿下,必然不会亏钱的。”郭安低声道。

“如此,咱回去之后,便令和忠去买山!”朱棣说道。

“殿下英明!”

……

时光飞逝。

很快,便又是一个月过去。

整个农场上,已然零零散散建造起三十多间水泥房屋。

只不过,这些水泥房屋都是三三两两分散在农场的四周。

还有二十多间用水泥建造起来的鸡圈、羊圈、豕圈、牛圈。

当然,最引人注意的是,在农场靠近河边的百亩良田上,也都建造起两尺高的水泥矮墙。

数百道极长的矮墙,将上百亩良田给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犹如棋盘一般。

这会,一堆力役、匠户们齐齐整整站在农场大门前,目光灼灼的看向大门口的朱亮。

当然,其中一大半目光都是紧紧盯着朱亮身侧的那一箱箱铜钱。

“农场房屋已然建造完工,按燕王之令,所有力役赏钱两贯,匠户赏钱三贯。”

“多谢燕王殿下!”

“燕王殿下仁慈!”

“燕王定然可以长命百岁……”

一众力役匠户们连忙满脸感激道。

朱亮直接大喊道,“尔等不准拥挤,一个个排好队上前领钱。”

听此,一众力役与匠户们连忙排好队,一个一个上前领钱。

不远处,朱棣与郭安两人看了一会,满意的点了点头,便朝着那已经建造好水泥矮墙的百亩良田走去。

看着面前,已经被那些力役们平整出的田地,朱棣再次说道:“郭卿,如今北平府已经逐渐变冷,要是再不播种,等到了寒冬之时,这些蔬菜可就长不出了!”

在凤阳劳改了那几年,朱棣对于种田的一些知识,也已经不输于一些老农了。

郭安轻叹一声,朝着一旁的丁尚问道:“丁老将军,还能延迟多少日?”

“回禀郭长史,最多半个月,要是再不给这些田垄种上蔬菜种子,田地土壤便都会缓缓冻僵,蔬菜种子也都发不了芽了!”丁尚回道。

听此,郭安沉吟片刻后,便说道:“殿下,既然如此,那便直接派人在这些田垄上种植蔬菜吧。”

“嗯?”

朱棣一愣,有些疑惑的看向郭安,“你不等了?”

郭安无奈道,“殿下,微臣已经等了一个月了。而今,要是再等下去,耽搁了播种良机,不管最后能不能煅烧出微臣所需的透明玻璃,那都为时已晚。

而一众匠户、力役辛辛苦苦砌筑起来的这些暖墙可都白费了。”

朱棣问道:“那你所说的暖棚又该如何搭建?”

这段日子,对于搭建暖棚,在冬天种植出蔬菜之事,朱棣可比郭安还要上心。

仅仅给朱棣解释,郭安都解释了十多遍。

自然也是明白,那透明玻璃对暖棚的重要性。

因此,朱棣都直接催了几遍。

郭安咬着牙,一脸不甘,“要是五日后,透明玻璃还烧制不出来,那就烧制透明度最好的玻璃,能种出多少蔬菜算多少。”

不管如何,他都要试一试在冬季种出蔬菜。

他可不想整整一个冬天,甚至是明年开春了,都在啃白菜、萝卜。

朱棣也一脸豪爽道:“如此,咱也就陪你疯上一会,左右不过亏上几千两银子而已。

这几个月,仅仅那纺织机与棉花生意,便已经给咱赚了回来了。”

“多谢殿下!”

郭安满脸感激。

“殿下,殿下……”

这时,本该在外面给一众力役、匠户们发放钱财的朱亮,满脸喜色的跑了进来。

“何事?”

朱棣这会因为暖棚之事,心情有些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