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老花镜对读书人的影响(2 / 2)

作品:《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自然而然,也就知道燕王要建造一百多亩书院之事。

那么,书院缺夫子、大儒,还缺书籍之事,也就会在整个北平府传开。

果然不出郭安所料。

在给聂子实送去老花镜不到两日,便已经有一些官员前来相寻,自然是为了那老花镜。

看着面前黑压压一堆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等北平府官员,郭安一脸苦笑。

“诸位上官,同僚,非燕王府小气,实在是老花镜看起来简单,但制造起来需要极其繁杂的工序。

一日,才能制造出几副来。

因此,诸位可先将各位所需老花镜的度数留下。要是尔等不知度数,可将所需之人的年龄留下,本官先给诸位排着队伍。

等到过上几日,给对书院有贡献的读书人、士绅、商贾制造完成之后,咱便尽快给诸位制作老花镜。”

“什么,我等还需排队?”

“甚至,还要排在那些士绅、商贾之后?”

“郭长史怎能如此羞辱我等?……”

顿时,便是有官员不满了。

郭安仍是一脸温和笑容,“诸位上官要是有何不满,可去寻燕王殿下。

只要燕王殿下给诸位优先权,咱一定不会有任何拖延。”

“……”

一众官员都一脸无奈,要是能找燕王,还来找你?

气氛尴尬了半晌后,一个官员忍不住再次出声问道:“敢问郭长史,如何才算是对书院有贡献呢?”

听此,一众官员也都下意识的看向郭安。

“这……”

郭安眉头微皱。

恰好,这时一位头发苍白的乡绅在一个书吏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启禀郭长史,这位张老员外捐献一百本典籍,且都是我燕王府内没有的典籍。”

郭安顿时一脸感激的朝着那位张员外拱了拱手,“本官代替书院多谢张老员外的捐献。”

那位张员外顿时满脸惶恐的回礼,“郭长史万万不敢如此,折煞老朽了。”

“无碍,无碍。”

郭安满脸温和的摆了摆手,便问道:“张老员外前来寻本官,可是想要一副老花镜?”

张员外连忙一脸期待的看向郭安,“郭长史英明。”

郭安直接对着一旁的书吏吩咐道:“你速带张老员外前去试验眼睛昏花的程度,给张老员外选上一副满意的老花镜。”

“多谢郭长史。”张员外连忙满脸激动道。

书吏也是连忙拱手行礼,“是,郭长史。”

“……”

等到书吏带着张员外出去之后,殿内一众官员都不由嘴角微微抽搐,此种简单之事,竟表达的如此复杂?

“敢问郭长史,要是本官等人给书院捐献典籍,是否也算贡献?”

郭安微微点头,“算!”

一众官员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又一个官员问道:“敢问郭长史,不知还有何事也算对书院有贡献呢?”

郭安作态思索半晌,便回道:“给书院介绍夫子或是大儒,又或者自身入书院为夫子……不过,此事对诸位来说,有些强人所难!”

“此事还真是有些……”

“多谢郭长史告知。”

不到片刻,殿内一众官吏便走的一干二净。

“啧……”

郭安嗤笑一声,也没过多理会。

而到了第二日。

燕王府内,便再次多了一车车的书籍。

自然而然,也都送出一副副带有燕王府标识的老花镜。

对此,朱棣自是十分高兴。

又是几日后。

老花镜之事,又在京师应天城内引起轰。

随着老花镜被朱棣派人送到老朱手中之后,老朱挨个试戴了一圈,随即便寻到适合他那一副。

而老朱身为大明最勤奋的皇帝,每天一大半的时间都在坐在奉天殿内批阅奏章。

只需一天的时间。

文渊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通政使、六部尚书……等一众经常向朱棣奏报的大臣,都看到了老朱眼中带着的那副名为老花镜的精巧玩意。

一番追后下,便也知道了老花镜的作用,可使得双眼明亮,可比他们日常手中举着的那种叆叇镜方便好使多了。

顿时,一众大明重臣们,一个个都是十分激动。

而这些大臣们在散值之后,便快速派人去打探,便是引得整个应天城都知晓了。

……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