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倭寇来了(2 / 2)

作品:《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朱棣神情一怔,一脸不解的看向郭安。

“郭卿,水泥乃是我燕王府不传之秘,郭卿为何要在高丽建水泥工坊?”

郭安解释道:“殿下,煅烧水泥,需要开采很多石块,对于百姓们来说,更是一种负担。尤其是,在煅烧水泥之时,产生的尘土,百姓们吸食多了,容易产生气疾……

而且,哪怕是高丽权贵们得到水泥,他们能做什么?最多是建建房屋,铺铺水泥道路而已。

不论如何,对殿下来说,都没有任何影响。

当然,要是有高丽权贵想要与殿下合作,共同建造水泥工坊,对我燕王府来说,还是百利无一害……”

听此,朱棣沉吟片刻后,便微微点了点头。

“依郭卿所言,船队下次前往北平府之时,本王再从府上调上几个水泥工坊的工匠!”

“殿下英明!”

郭安再次补充道,“还有铺肆水泥道路的工匠!”

“可!”

朱棣道。

郭安又看向一旁的尚可周与常过庭等人,再次说道:“尔等也都听到了,这一段时日可选上几个高丽权贵,三到五家即可。

等到水泥工坊的工匠一到,便可立即建造工坊。

想要与我燕王府合作的高丽权贵,每家至少需要掏出五万两银子!”

“五万两?”

朱棣一惊。

尚可周与常过庭几人,则是连忙点头。

“郭长史放心,我等一定可以让那些高丽权贵们,多掏出一些银子来。”

郭安满意的点了点头,“无妨,要懂得细水长流!”

“是,郭长史!”

郭安道:“另外,再选上一处合适地方,高丽多山多木,也有元朝留下的造船技术,可以建造一处船坞。”

朱棣没有反对,尚可周与常过庭等人便连忙应道。

“是,郭长史!”

这时,又想起什么来,郭安又问:“另外,尔等可打探到,高丽有什么铁矿与金矿银矿没有?”

听此,朱棣两眼一亮,连忙盯向几人。

尚可周与常过庭等人都不由脸色微微尴尬,“郭长史有所不知,那些高丽权贵们虽然在我等面前都是卑躬屈膝的,但一说起财物之事,那些权贵们一个个又狡猾如狐……

如今,我等也只是探查到,在高丽有许多的石炭矿山……”

“无妨!”

郭安道:“必要时刻,高丽只要要金矿与银矿,必然会有很多记载。

尔等无事之时,多翻翻高丽的书籍,定然能寻到一些蛛丝马迹!”

“是,郭长史!”

尚可周与常过庭几人连忙应道。

等到几人离去。

朱棣便满脸期待的看向郭安。

“郭卿,高丽真有金矿?”

郭安轻轻一笑,“殿下,您难道没有注意到,当初在查抄高丽王宫与那些权贵家族之时,搜到很多金银器物?

如若高丽没有金矿、银矿,怎么能有那么多的金银器物呢?”

朱棣回想了一下,两眼放光,重重点了点头。

“郭卿所言极是,高丽定然有金矿银矿!”

……

又过了几日。

郭安正无聊坐在朱棣对面,翻看一本高丽书籍之时。

边安烈与尚可周等人,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参见燕王殿下,见过郭长史!”

朱棣问道:“边将军神色这般慌张,可是出了何事?”

边安烈连忙禀报道:“回殿下,末将听到急报,在全罗道出现倭寇!”

“倭寇?”

朱棣瞬间坐直,“有多少倭寇?”

边安烈道:“回禀殿下,好像有六十多艘倭船,三千多倭寇!”

朱棣下令道:“如此,令忠清道、全罗道、庆尚道三道官员速速召集官兵,前去围剿那倭寇贼子!”

“是,殿下!”

边安烈犹豫了下,还是领命应道。

等到边安烈退了出去后,郭安无奈一笑。

“殿下,此次,可能需要我燕山卫出兵了!”

“嗯?”

朱棣神色一凝,“郭卿是说,忠清道、全罗道、庆尚道三道的高丽兵将,都打不过区区三千倭寇?”

郭安叹息一声,“殿下,那三道高丽百姓遭受的倭寇劫掠最多,因而也是最穷的,最是害怕倭寇之人。

恐怕倭寇一至,他们便都会吓的四处逃窜,根本不敢与之对抗!”

朱棣一脸鄙夷,“合该他们被倭寇劫掠!”

郭安道:“正是如此,才可体现我燕王府兵士的勇武!”

朱棣愣了下。

随后,便道:“郭卿的心可真的黑!”

郭安一脸正直,“殿下,此地乃是高丽,并不是北平府。我燕王府兵士的性命,可都是金贵的很。

而且,如此也可让那些高丽权贵们,清楚认识到,他们与我燕山卫兵士之间的差距!

同样,也可使那些高丽百姓们,对我燕王府生出依赖之心……”

……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