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2 / 5)

作品:《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是,郭长史!”

……

随即,一众举人便满脸兴奋的散去,对书院内的小课堂,充满憧憬。

他们从小到大,都没机会听大儒讲学。

没想到,燕王与郭长史,竟然给他们寻了十数个前来?

如此,明年科举,他们必然可以金榜题名,冲入二甲!

甚至,冲入一甲,光耀门楣,也不是没有希望!

这些举人都是这般心态,他们的家族长辈,更是同样心态。

还专门嘱咐了半天黄伯谦、郑范等举人,那么多大儒教学,乃是他们百年都不遇的机缘,不可有任何偷懒,不可有任何不敬!

同时。

这些举人的父辈,也都亲自带着一些礼物,跑到燕王府,亲自拜见燕王朱棣与郭安。

“燕王殿下与郭长史如此关怀犬子科举之事,还亲自请那位杜老邀请诸多大儒前来亲自教导,草民深表涕零,今日特地带来一些礼品,感谢殿下与郭长史的大恩大德!”

“正是,如此大恩,我等难以言表,今后殿下与郭长史有何事,尽管吩咐便可!”

“殿下,郭长史,我等家中那几个犬子在考上举人功名之后,便已经有些自傲。

此次,我等那犬子敢在大儒面前失礼,还需劳烦殿下与郭长史出手,狠狠教训一番!”

“我北方士林积弱已久,殿下与郭长史做出如此善事,想必那些士绅之家知道之后,必然十分敬佩殿下与郭长史……”

“……”

一直等到这些士绅夸赞完之后,朱棣与郭安两人,才一脸矜持的点了点头。

“诸位放心,我等请来那么多大儒,定要让我北平府的举人们可金榜题名。

诸位之意,咱已知晓。

有什么事,科举之后再谈!”

听此,这些士绅们,不由一脸惊诧的看了一眼朱棣。

不过,朱棣并没过多解释。

一旁,郭安便接过话题,与这些士绅们随意寒暄了几句。

然后,这些士绅们,便都很识趣的告辞离去。

朱棣仍是有些怀疑,“郭卿,请来这些大儒教导,那些举人真能考上进士?”

郭安反倒是一脸自信,“殿下放心,会试之题,全是出在四书五经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