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守村人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九十二章 绝路有径意识温(2 / 2)

作品:《大明守村人

之所以大家不愿意养,是因为地形的缘故,都是山,好不容易有个盆地还要种粮食。

然后才知道,每年都有汛,大豆生长周期短,可以避开,水稻生长周期长,种的时间也晚,就全没了。

很多人不会放调料,然后一点点加,在不停地搅动。

一大张饼放到大油锅里炸,捞出来切块,大家都爱吃,除了下丘村的人和两个殿下。

里长讲解当地的问题,不是你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百姓自己知道情况。

千层饼没有一千层,却也有十多层,军士可以帮忙,他们帮着擀面,一层层的,只要有力气即可。

若是烤就完了,一烤就不剩多少,不过煮就多。

太子殿下过来,咱们直接翻山,证明咱们可以征服此山。

朱标不仅仅考虑修路,还要计算运输成本。

我所说的趟,不是走,而是一路爆破,咱的工匠多,硬砍出来一条路。

队伍里全是好工匠,就他们那个本事,不用一下岂不是亏了?

于是一个小立炉子上面放了铁丝网,孩子们把面用手拍成饼糊到网上,过一会儿翻个面,再等等就熟了。

“应天府的百姓,几乎想喝羊汤就能喝一次羊汤,到这边却差距巨大,是本地不适合养羊?”

油实在是太大了,他们不缺油的。

石头就在旁边,不用自己从山下往上背,前面的人把杂草和荆棘干掉。

今天喝羊汤,平均四十个人一只羊,一只一百多斤。

这石头是怎么弄啊?多大块啊?有电锯没?是的用电锯哈?

大明的工匠不用,修个石头的山路而已,并且许多同行一起干,那就容易了。

那么自己一天可以堆出来两丈长的石板阶梯,就是下雨怎么冲都不会冲坏的那种,除非滑坡,连着路一起掉下去。

牛和马听话,它们需要人来养它们,相处的时间长。

当然,游牧民族没有这个说法,人只有解决了自己生存和生活问题的前提下,才能去考虑动物的情感。

因为那里没有水,正好适合百姓翻山去另一头,咱们多用一天的时间,就能把上下的石阶修好。”

牛马要陪伴人很长时间,所以有人要淘汰的时候都是卖了,自己不会杀,下不去手。

这座山啊,越是低的地方野兽越多,越是石头群的位置野兽越少。

此刻被带着的羊就一只只杀掉,留下一部分,给洛南的百姓养,挑好的。

随后到了午饭的时候,整个洛南县的人口才两万两千余,比不上太子队伍的人数。

做买卖的人看到一万亩地租下来,觉得应该种水田,然后大水一冲,所有家财全没了。

这里属于最后一顿好的补给,要休息两天,即后天早上出发。

朝阳门外的下丘村就是占了山地,结果被咱们给打造成了乐园。

里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山开了,我可以不走,但我能走。

朱标愣了一下,随即点头:“之前的太子府,给咱的感觉是东边很远,那里是山,咱仔细想就是东边为山。

现在咱想的是那里是好玩儿的地方,依旧需要上个坡,不过却不陌生。

有人住的地方和没人住的地方是不一样的,曾经不愿踏足之处,如今是心安所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