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盛唐挽歌 / 章节正文阅读

第85章 君臣佐使(上)(2 / 4)

作品:《盛唐挽歌

李隆基对王忠嗣的建议照单全收,现在对吐蕃之战,不过开胃菜而已。

“对了,河西节度使崔希逸,现在在吐蕃人那边声名狼藉,都认为其背信弃义。吐蕃赞普以此激励士气,要报崔希逸背盟攻乞力徐之仇。圣人认为此事应该如何处置呢?”

高力士小心翼翼的问道。

他的话就一个意思朝廷应不应该为崔希逸正名!

如果朝廷出来为崔希逸正名,那么崔希逸的行动,就是唐庭授权的“正义之举”,兵不厌诈嘛,对吐蕃小丑有什么道义可讲的?

如果朝廷默不作声,甚至是处置崔希逸,那么就说明此举是河西节度使的“私自用兵”,有亏于吐蕃的不是唐庭,而是崔希逸本人!

然而知情人都明白,崔希逸当初根本无心出兵吐蕃,是在朝廷的压力与催促下才对吐蕃用兵的。从这个角度看,当了小丑的人并不是吐蕃,更不是崔希逸,而是好大喜功的李隆基。

只是圣人怎么能当小丑呢?

所以当了小丑的人,就只能是吐蕃或者崔希逸啊!

果不其然,不出高力士所料,李隆基沉吟片刻说道“罢免崔希逸河西节度使之职,改迁为河南尹,让他在洛阳为政一方吧。”

“喏,那河西节度使谁来接替呢?”

“就萧炅吧,提拔王忠嗣为河西节度副使,由他推荐一个大斗军军使的名额。康太和老了,也该回长安述职,安享晚年了。”

李隆基一句话就决定了河西地方大员们的命运,该升官的升官,该退休的退休,该改迁的改迁。至于犒赏三军的事情,基哥提也没提。

或许在他看来,吐蕃新城驻军不过一千,唐军在东南面的陇右布置重兵不说,在河西亦是有七八万精兵可用,赤水军还是番号自大唐开国就有的直属王牌军。

这么强的实力,平掉吐蕃人一个千人级别的小城,真值得拿出来说道么?

李隆基显然不认为这是他心中期待的“大餐”,顶多算是开胃菜罢了。

“入秋后,吐蕃人很可能大举进犯,让王忠嗣做好准备。朕可不想听到凉州城危急这样的消息。”

李隆基恨恨说道,这些军务政务,耽误了他大量的时间,让他没有精力去享乐,破坏了他喜欢安逸的心境。

“喏,奴这便去办。”

高力士低眉顺眼的说道,他其实心中还有很多疑问,但是……罢了,如果李隆基都觉得没什么,那便没什么吧。

“对了,环环在玉真那边住着,朕总是觉得不安,有没有办法将她接到兴庆宫来?”

李隆基拉着高力士的袖子,压低声音问道。

高力士心中一紧,李隆基的“不安”是假的,“急不可耐”才是真的,只是这些小秘密,他这位跟随多年的贴身宦官不可能戳破罢了。

“圣人,寿王如今正妃之位空缺。若是让杨玉环入兴庆宫,恐怕遭人非议。

不如,先安排寿王的婚事,命其在近期大婚!

寿王娶妻了,那……一切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高力士不动声色建议道。

“妙!”

李隆基大喜过望,握住高力士的手,兴奋的低吼道“速速去办,一定要风光气派,让全长安的人都知道这件事。不如就开个大酺,让所有人都为寿王的婚事欢庆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