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盛唐挽歌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24章 纸上谈兵(2 / 4)

作品:《盛唐挽歌

不过这一次如果真要动手,吐蕃人大概率不会中计,绝对会有一场硬仗要打。

吐蕃人这么玩,确实风险很大,一旦战局失利,想把队伍撤回来都很难。

只是一旦吐蕃人得手,他们所获得的战略利益,那会大到不可想象。

“方使君之言,确实有几分道理。”

作为本地大户中的领头人,张悛微微点头说道。

“诸位,现在情形如何,本官也不赘言了,你们觉得要怎么办呢?”

方重勇面色凝重问道。

嘿嘿,刚才一番说道,差点把他自己也忽悠瘸了,他越说越感觉吐蕃人会这么办。

不过山川地形并不会全部在地图上显现出来。吐蕃人要这么袭击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需要翻过雪山,穿越沙漠,轻装而来。

他们哪有这种本事啊!

方重勇在心中暗暗赞叹自己机智过人,话术无敌!

“吐蕃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们各家在城外的存粮也不安全。不如,就暂存罗城内的义仓,由豆卢军这边保管吧。

吐蕃人若是来袭,这些便作为军粮以供军需。吐蕃人要是不来的话,这些粮食便作为义仓里的平价粮用来抑平市价吧。”

张悛不动声色的说道。

方重勇一听,顿时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果然,能在本地一呼百应的大户,确实不是一般人。

如果吐蕃人来了,这些粮食,就是他们上缴的“保护费”,支持唐军与吐蕃人死战。这样做没啥问题,因为即使不给,吐蕃占领沙州后,这些粮食依然会被抢走。

甚至都不需要吐蕃占领沙州城。

如果吐蕃人不来,那么……这位方使君必然吃不了兜着走,最少要被朝廷惩治查办。而他们这些本地大户,将粮食储存到用于抑平粮价的义仓,这件事又瞒不住,迟早会被官府与本地百姓知道。

这样等于是卖了下一任刺史的好,同时敦煌地区的普通百姓也会感激他们仁义,于是便可以提高家族在本地的声望。

总之,无论吐蕃人来不来,他们都是不亏的!他们的粮仓主要都在小城以内,城外农庄里的粮仓,存粮数量虽然不知道有多少,但定然不会让这些人伤筋动骨。

对于方重勇来说,有了这批粮食,今年冬天豆卢军便没有了断粮的风险。

这个提议,可谓是双赢的选择。

在来之前,方重勇就猜到本地大户一定会有表示,只是没想到对方居然如此干脆。

“本官就替沙州百姓谢过诸位了,公务在身,本官这便告辞。”

方重勇对众人叉手行礼之后,随即带着方来鹊等人离开,丝毫都不拖泥带水的。

对于朝廷拖欠军饷的大坑,他没有什么别的好招,总结就一个字:拖!

能拖半年就拖半年,能拖一年就拖一年。今天这顿饭,最少可以为自己争取两三个月,这样就能拖到明年春天了!

至于后面怎么办,那后面再说呗。反正基哥都不当人,边军军费都拖欠,那他这个刺史又有什么办法?

又不只有基哥一个人会躺平摆烂?方重勇觉得这方面他完全不输基哥。

……

随着春季的到来,河西走廊五州(沙州除外)陆续脱离了军事动员状态,各军番上士卒陆续返乡务农,每一支边军均处于“缺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