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盛唐挽歌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01章 高尚不高尚(2 / 3)

作品:《盛唐挽歌

而太宗皇帝当年屯兵的地方,就在邠州。

豳门驿北面西边不远的山脚下有个应福寺,乃是太宗皇帝为了纪念浅水原大战中的阵亡将士而建。

方御史可以去祭拜一下。”

驿卒小声建议道。

京官在地方上随便乱晃叫“不务公事”,而京官在地方上祭拜太宗遗迹,那叫“精神文明建设”!

方重勇心领神会,失笑摇头道“某有空自然会去的。话说回来,邠州真没有人用石炭么?”

“确实没有啊,至少新平县这里没有。”

驿卒十分确定的点点头说道。

“明白了。”

方重勇微微点头说道,他摆了摆手,示意驿卒离开。

刚才一番打听,他其实就是想确认一下那个煤矿矿洞是不是已经被当地村民盗挖了。只要本地缺燃料,那么这种事情就一定会发生,而挖出来的煤,也一定会在周边流转消费。

驿卒如此确定的回答,让方重勇不由得松了口气。矿洞没有人盗挖就好,就怕被盗挖把矿洞附近的地质结构搞坏了,到时候又要花大力气去修补。

吃完白吉馍、碎羊肉、菹菜和小米粥搭配的早饭,方重勇独自启程前往离这里不远的应福寺。

找石炭当然很重要,但在大唐,政治正确是第一位的!

京官来浅水源附近的州县公干,居然不去祭拜当年太宗率部血战后牺牲的将士纪念碑,居然不去瞻仰一下太宗皇帝的“丰功伟绩”,这在政治上是很失分的举动!

轻车简从来到这座依山而建的寺庙,方重勇就被眼前的雄奇壮阔给震撼了。石窟依山凿窟,雕石成像,密密麻麻一百多个石窟,错落有致地分布于约数百米长的立体崖面上。

有密集恐惧症的人,只怕会当场昏厥!

唐代的建筑格局,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特点的话,那总结一下就是“大”!

宫殿大,屋舍大,街道宽,石窟更是有多大凿多大,总之什么都往大了去建!

根据应福寺住持介绍,这里分为大佛窟、千佛洞、罗汉洞、丈八佛窟、僧房窟这五个部分。

进入到其中最大的一个洞窟,方重勇就看到窟中雕刻一尊高十丈的巨型阿弥陀佛坐像。大佛背光处刻有“大唐贞观二年十一月十三日造”的题记。

表面上看,这是太宗皇帝在战后多年建立佛寺,纪念浅水原大战中的阵亡将士。

但方重勇心中暗暗揣度,以李二凤好大喜功的心思,只怕这座耗资不菲的佛寺,多半还是为了彰显他自己建立大唐的功勋而建。

武德元年李二凤或许很怀念浅水源阵亡的将士,可建立佛寺的时间都是很多年之后的事情了,那时候他心中还有多少感怀?多少愧疚?

两次浅水源之战,先败后胜,第一次惨败阵亡了三万将士,远不能说是战无不胜。

唐太宗,也是需要遮羞布这种东西的。

再说了,武德年间的太子是李建成,浅水源之战则是发生在武德元年,而建立佛寺的时候是贞观二年。那时候李二凤当皇帝不过两年,他急需“彰显功绩”以彰显其继位名正言顺。

李二凤在财政极为紧张的贞观初年,兴建这么大规模的佛寺,还以纪念阵亡将士的名义来收买军心。

其政治手腕之高,确实当得起雄主二字。

至于更多的,方重勇没有想到还有什么。任何人只要上了那个位置,就会变成一架冷酷的政治机器,身不由己。

“祭奠死者之物,其实都是做给活人看的啊。

高宗扩建应福寺,武后扩建应福寺,基哥同样扩建了应福寺,主打的就是一个政治正确。”

看着高大巍峨的石佛,四下无人时方重勇忍不住小声感慨道。

唐代政治的森严规整,远远比自己前世看过的那些唐代历史来得可怕,身在其中,就不得不遵循唐代封建政治的运转规律。

连李隆基这个不怎么信佛的人,为了彰显功绩,都要扩建应福寺。足以见得他们此举不为了佛,而是为了太宗这面宗室的旗帜!

方重勇虽然对这样不顾民生的大兴土木很反感,但他心中也理解封建统治者们的初衷。好多烂俗的事情,哪怕是他前世,也是屡见不鲜,实在是不能对古人有太多的苛求了。

刚刚走到佛寺门口,方重勇就发现一众僧侣用莫名的眼神看着自己,然后又时不时看着门口放着的“功德箱”。

那意思好像是在说你就这么一毛不拔的走了?

想了又想,方重勇将他救驾时基哥赏赐的那块玉佩从腰间解下,递给寺庙住持说道“圣人御赐之物,献给佛祖。”

“使不得!施主使不得啊!”

寺庙住持大惊失色,连忙推拒,让两个和尚把功德箱搬到方重勇看不到的地方,免得碍眼。

“怎么,住持是看不起当今圣人么?”

方重勇面色不虞的质问道。

“非也非也,施主莫要说笑,请速速离开吧。”

应福寺住持一脸苦笑道,将找茬的方重勇送出应福寺。

佛祖在天上,寺庙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