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盛唐挽歌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10章 明明可以直接抢(2 / 3)

作品:《盛唐挽歌

让你在这里领兵,你行不行?”

方有德凝神看着高适问道,语气郑重而严肃。

他说的“后院”,就是邠州的耕地群,也就是在靠泾水的州府城所在,西南山谷里一片群山环绕的农田,这里也是邠州主要粮食产区。因为被群山环抱,所以也不是官道,平日里只有去西南面采药的山民在走。

连长安的官吏都不一定会知道有这条路,就更别提那些叛军了。

契丹奴隶又不是关中本地人,他们不可能熟悉这条路!挖煤的地方,在泾水对岸的三水县附近,估计连山路的入口在哪里,这些人都没摸清楚。

不过,方有德也只是上一世走过,那会已经是神策军都要脱离长安朝廷控制的时代了,所以也不能排除,现在这条羊肠小道还没被人走出来。

战争嘛,都是在冒险,没有谁敢说自己十拿九稳的,只要是打仗就有可能会失败。

领兵之人,就是要带领部下获取胜利,利用手里的一切资源,不惜代价,不顾一切。

仅此而已。

遇到麻烦,迎难而上便是,没什么好怕的。

“方大将军,卑职……卑职一定可以的!”

高适一脸激动说道,机遇来得太过突然,让他猝不及防。

“派几个人去泾水上游看着,若是山洪来了,则往水中放羊皮筏。

大营外面泾水岸边,派专人看着是否有羊皮筏冲下来,有的话,放下手里所有东西赶紧跑!”

方有德耐心叮嘱道。

他估计,敌军大概率要水攻。

特别是这些人发现神策军在泾水的山谷出口打造木筏,估计会按捺不住。一旦水攻,那些人就会忘乎所以,认为神策军主力已经被洪水冲垮,自己这边可以“扩大战果”。

“卑职明白,一定会在大营内大张旗鼓,迷惑那些契丹奴隶。”

高适拍胸脯保证道。

“本将军用你,只是因为你看明白形势了。如果用其他人,他们可能会因为看不起那帮叛军而贪功冒进,顺着泾水袭击邠州。

你莫要让本将军失望才是。”

方有德从腰间掏出一枚银质鱼符,交给高适继续说道:

“这一军五百人交给伱了,你们随时都有可能会被洪水淹死,虽然不会有战斗,但一定不会很安全。所以你要警觉点,别白白丢了性命。也别泄露机密,有人问起,就说本将军领兵回醴泉了。”

“得令!”

高适小心翼翼接过鱼符放好,他似乎可以看见,自己已经踩到了官路晋升的阶梯。

若是能渡过这一关,甚至能在洪水中保全这些神策军士卒,那么他以此为根基,成为朝廷重臣甚至天子近臣,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

河西瓜州州府晋昌城以北的大泽那里,安西远征军特意圈了一个场地,挂起了一个硕大无比的木牌子。

上面写着“丝绸换骆驼”。

大泽是冥水河的最后一站,水鸟众多风景优美,乃是河西商贾云集之地。当然了,唐代的玉门关便在此地,所有大宗交易的生意其实都是在唐军监视下进行的。

这里是河西出发前往西域北线(北疆)的最后一站,官方贸易一般都是走这条线。下一个中转站,就是北庭都护府的重镇伊州(哈密)。

接下来便是通往西域“唐军非实控区”的大本营西州,也是高昌国故地。这一块是唐军控制的西域核心区域,也是方重勇前世新疆省会乌鲁木齐所在。

毫不客气的说,这条路就是大唐通往西域的官道,主干道。

而从沙州出发前往西域北线,则需要穿过一片人迹罕至的沙漠,这条路通常都是西域商人在走,乃是杀人越货的高风险区。唯一的好处就是被少收一次关税!

要是从沙州走西域南线(南疆),则是要经过已经废弃的楼兰古国和罗布泊。这条路线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沿路补给之地规模都非常小,不能容纳大规模商队经过。

目前大唐官方已经放弃了这条线。还在走的人,都是亦商亦盗的“良善之辈”。

安西远征军目前能走的路线,明显就只能是北线,并不需要大量购买骆驼,沿途行军自然条件也寻常人没有想象中那么恶劣,而且来往行人与商贾众多。

可是如果考虑到安西远征军的战略目标,是包括小勃律在内的葱岭以西诸国,那么就不得不考虑补给跟不上的情况。

西域作战,奔袭千里是常态。在沙漠戈壁遍地的西域,长距离行军没有骆驼怎么玩得转?

“方节帅,这么好的丝绸,我们就这样直接跟这些胡商换骆驼啊?用交子不好么?

末将感觉好亏啊!”

何昌期看着一箱又一箱从关中来的上好丝绸,被胡商的奴仆们欢天喜地抬走,有些不甘心的询问道。

方重勇懒得理他,只是一个劲催促身旁的杨炎好好算账,不要把账算错了,搞得最后河西这边的交子本位金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