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拉赞助(1 / 3)

作品:《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

随着两村关系解冻。

两个村的人,在海域交界处放网时,已经不会在互相对骂了,转而说道:

“有空,要不要来我们村喝茶啊。”

“可以啊,改天去你们村。”

担担岛码头的客船,生意也瞬间好了不少,原本一天只跑一趟,现在很多陈家村也跑到这边来坐船。

船主当场决定,从今天起,一天来回跑两趟。

事实上,自打两村交恶后,双方就很少交流。

虽然在同一个海岛,但有些人活了三四十岁,从来就没到隔壁村过。

陈家村的人到了下沙村这边,见那么多户人家都在盖新房,一脸的羡慕。

“你们村咋这么有钱,那么多人都在盖新房子。”

下沙村的人回道:“也没啥钱,以前也跟你们一样,这些都是这两年才赚到的。”

陈家村看着避风港里密密麻麻的渔船:“你们村的渔船,也太多了吧。”

“这些渔船,也是这些年才买的。”

陈家村的人忍不住叹息了起来,他们是真没想到,隔壁村的经济已经发展地这么好了。

而最让陈家村好奇的,就是在码头这边,远远就能看到【闽龙食品】四个大字。

“那个厂,是不是外面的人来投资的?”

“那个不是,是我们村主任李多鱼搞的鳗鱼养殖厂。”

“就是前些天,拿着大喇叭那个年轻人。”

“嗯,没错,就是他的。”

陈家村的人小声说道:“搞那个厂要不少钱吧,你们村主任还这么年轻,肯定贪了不少吧,你们怎么还这么支持他?”

听到这话后,一个叫刘金元的年轻人严肃了起来,并说道:“这话你跟我讲讲就好了,别到处乱说,这些钱全都是我们村主任自己赚的。”

“不可能吧,他才几岁啊,怎么就赚那么多钱的。”

“你们村的人,肯定没好好看报纸吧,海带养殖就是我们村主任带头的,还有那个吊养生蚝,也是他起的头.

还有年初那个鲍鱼投资的事,也是我们村主任帮忙从中协调的,不然你们村一毛钱估计都要不回来。”

“不会吧,鲍鱼投资那个事,他也有帮忙,我们怎么不知道。”

“你们村的那帮老头,怎么可能会让你们知道。”

“按你这么说,你们这个村主任也太厉害了吧。”

“可不是,要不是他的话,我们村现在也不能发展得这么好。”

“真羡慕你们有个好村长啊。”

两个村的村民,这些天都在进行友好的互动,甚至有人挑着一大堆干货,跑到陈家村去提亲。

可李多鱼这两天非常的头疼,因为两村关系修复后,有很多的事情要忙。

两村交恶那会,就分别搞了小学,可现在由于双方师资力量都不够。

陈家村那边的理事会,希望把两个村的小学整合整合。

还有陈家村那帮老头很注重仪式,觉得两村修复关系是天大的事情,必须要认真对待。

第三天,陈家村理事会那边,就敲锣打鼓送来了块“睦邻友善”的大牌匾。

按照规矩,这种牌匾是要互送的,陈家村送来一块牌匾,下沙村这边同样也得还一块回去。

而陈家村送来的那个牌匾,还是用楠木做的,估摸着一个牌匾就要上百元。

除了牌匾外,陈家村的那帮老头,希望他们下沙村一起请戏班子来岛上唱戏。

陈家村那边唱半个月,下沙村这边也唱半个月,一起冲冲这百年的晦气。

而唱戏结束后,陈家村理事会的人,希望两村搞一个正式的缔结友好相邻的活动,还要请摄影师来拍照。

看着陈家村提出的一项项要求,李多鱼脸都黑了,本以为天后宫前,把那个符纸烧掉,就已经完事了。

没想后续还有这么多规矩,还要花这么多的钱。

在这个年代,请戏班子来村里唱戏的话,一天最少的花费也要五十块,半个月的话,那就是七百五啊。

再加上牌匾,各种花销,少说也得花掉一千块。

而下沙村村委的资金账户里,特么现在就只剩下八十九块钱,别说请戏班子了,连个牌匾都送不起,哪还有这么多钱,搞这些乱七八糟的庆祝仪式。

然而碰到这种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