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新房封顶上梁(1 / 2)

作品:《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

(麻了,连续三四章都被要求修改,这段剧情过了啊,真不敢了。)

o(╥﹏╥)o

阿姐孩子生出来后,非要让李多鱼帮忙给孩子取名字。

说什么,这孩子是因为他的帮助,才能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可取名废物的他,真的只会取叠词,最终在阿姐的软磨硬逼之下,只好先给孩子取了个小名。

圆圆。

取完小名后,阿姐和姐夫都一个劲的夸。

“还是多鱼利害。”

“圆圆好啊,寓意团团圆圆。”

“水花,要不干脆名字就叫圆圆吧。”

“我觉得可以。”

明明就是个很普通的小名,属于烂大街的那种,阿姐和姐夫夸得李多鱼都有些尴尬了。

而就在这一瞬间,李多鱼突然意识到了,大家跟他交流时,好像越来越谨慎了。

且周边拍马屁的人,明显变多了,连带着阿爹阿娘也很少说教他了。

随着地位和资产的提升,李多鱼感觉自己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有些东西好像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生完孩子的这些天,姐夫张明生则把一个挺厚实的牛皮信封,偷偷交给了刘主任。

当然二嫂的那笔封口费,他也没有忘记。

最后才拿着钱。

到户籍所在地去办理罚款。

而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可接下来,姐夫张明生却跟家里人吵翻了天,当他们得知又生了女儿后。

就跟他预想的一样,张父和张母逼他把孩子直接送人,要求他们夫妻继续生一个。

而他的亲戚都觉得,李水花就是生不出儿子的,纷纷出谋划策,甚至还想到“借腹生子”这种鬼点子。

出钱,让外面的女人给张家生儿子。

而早就被“传宗接代”这四个字压到崩溃的张明生也终于爆发了。

跟家里人大吵了一架后,直接开着船,带着大女儿张琳和二女儿张芸来到了担担岛,暂住在了村委的招待所。

那一天。

成为孤家寡人的张母哭成了泪人,张家的亲戚也大骂张明生不孝顺,为了一个女人,连家都不要了。

可担担岛这里,却非常的喜庆,亲戚都给张明生的大女儿张琳和二女儿张芸准备了礼物。

陈慧英看到两个瘦弱的外孙女,心疼到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怎么这么瘦啊,你们两个加起来,都没一个浩然重。”

一旁的李浩然尴尬笑了笑,他觉得不至于,没那么夸张。

而两个外孙女见到陈慧英后,也很激动,笑道:

“阿嬷,我们也好想你。”

陈慧英摸着她们的头:“这么多年没见,还记得阿嬷啊。”

大女儿张琳说道:“记得,阿嬷对我们最好了,每次我们过来,都给我们做好吃的,那个鱼丸可好吃了。”

陈慧英听完后,鼻子猛地一酸,眼眶都有些湿润,有点生气地看着张明生和李水花。

“你们两个怎么带孩子的,把孩子养得跟竹竿一样,感觉一阵风都可以吹倒。”

李水花鼓着嘴,小声说道:“她们两个自己不爱吃东西。”

陈慧英当场骂道:“你还有理了,自己做的饭菜什么味道,自己心里没底吗?”

陈慧英训完李水花后,笑脸对着两个外孙女说道:“乖孙啊,以后跟阿嬷一起吃,保准给你们每天都弄好吃的。”

两个女孩笑道:

“谢谢阿嬷。”

“阿嬷,对我们最好了。”

而这一刻,李浩然看着那两个嘴巴也很甜的妹妹,突然间,他觉得自己好像失宠了。

先是有了个小图图,接着又来个小圆圆,现在又来了两个妹妹。

阿嬷最近好像不会特意给他煮他最爱吃的红烧肉了。

不过,李浩然早就看开了。

在阿嬷这边失宠了没事,只要小叔这边不失宠就可以,毕竟全村最粗的大腿,就是小叔的大腿。

七月中旬。

担担岛迎来了酷夏,虽然海边风很大,但热也是真的热。

大中午的时候,沙滩完全没法赤脚踩的那种。

而这个时候,李多鱼的新房迎来了第二层的封顶。

新房虽然是框架结构,顶部也是倒水泥板,可老李说什么也要在最上面盖一个金字塔形状的梁顶。

专门用来放主梁。

到了,上梁这一天。

李多鱼和老李从码头那里,扛了一根挂满红绸布的大杉木过来。

主持上梁仪式的,还是上次那位老法师,这两年盖房子的人不少,找他上梁的人也多。

跟去年相比,这位老法师肉眼可见的圆润了不少,业务也越来越熟练了。

仪式都还没开始,新房的院子里,来了几十号人。

大多都是小孩,他们早早就在那边等了,手里还拿着一块红色的布。

因为等上梁仪式结束后,李多鱼就要在顶楼往下撒喜果和喜糖,而他们手里的红布则是用来抢和装的。

张琳和张芸两根小竹竿跟在小胖墩身旁,忍不住问道:

“哥,这仪式还要多久啊,到底什么时候,开始撒喜果啊。”

李浩然轻车熟路地回道:“你们两个以前肯定没抢过吧。”

“我们那,不让女孩子抢的。”

李浩然皱眉道:“你们那,规矩还真多,不着急啊,还没涨潮呢,要等满潮的时候,仪式才会开始,等所有仪式结束放完鞭炮后,就会开始撒糖的。”

“那我们是不是还要站在这里等很久?”

李浩然一脸认真道:“咱们这里是最好的位置,要是不占的话,立马就会被人给抢掉.

你们两个要是脚酸的话,先去休息会,等会开始抢的时候,跟在我身后。”

两个女孩乖巧点着头。

“谢谢,哥。”

“对了,等会开始抢的时候,咱们只要喜糖和硬币,其它的咱们不抢,知道没有。”

两个小女孩小鸡逐米般地点着头,而李浩然突然觉得多两个听话的妹妹,好像也不错的样子。

差不多下午两点左右。

潮水涨了起来。

码头那边有人喊道:“涨水了,可以上梁了。”

老法师听到后,点燃了手里的大香

整套流程跟先前的厂房上梁差不多。

上梁结束后。

李多鱼和周晓英两人站在了屋顶,对着底下人喊道:“准备好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