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海欣鳗鱼厂(1 / 2)

作品:《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

天气好的时候,船漆干的还算快,晾晒一天时间,就可以重新下水了。

重新刷完漆水,担担岛这些渔船看起来就跟崭新的一样。

沙滩这边,拖拉机师傅也会对这些船老大的柴油发动机进行简单的保养,更换机油,清理滤清器等等。

等渔民把渔船整好后,他们也迎来了今年第一单生意。

大年初四。

村里的大喇叭响起了广播员老茂的声音:“通知,大家注意听一下,咱们村李主任的鳗鱼厂要收购鳗鱼苗,有想要抓鳗鱼苗的村民,赶紧到码头找陈文超了解情况。”

“再通知一遍.”

担担岛码头,陈文超拿着大声公喊道:“收购鳗鱼苗,收购鳗鱼苗,有想要抓鳗鱼苗赚钱的,赶紧过来了解一下。”

经他这么一喊。

码头附近的渔民全都围拢了过来,大家都对李多鱼养殖的鳗鱼很感兴趣。

渔民纷纷问道:“小超,鳗鱼苗什么价钱收啊。”

陈文超说道:“一尾一分,但是要健康的,有活力的,死的不收啊。”

听到这个价格后,在场的渔民纷纷瞪大眼睛,一尾一分,这个价钱非常高啊。

“要收多少尾啊。”

陈文超回道:“差不多二十万尾这样。”

鱼具店那里,一个本打算买粘网的渔民,立马改口道:“老陈,先不用粘网了,上一段时间捕捞丁香鱼的张网,现在还有吗?”

“还有两条。”

“那给我来一条。”

而渔民听到价格后,一个个都急不可耐的样子,立马开船就要去捕捞鳗鱼苗。

见大家都没听他好好讲,就要去捕捞鳗鱼苗,陈文超赶紧拿着大喇叭说道:

“大家不要着急,我这里有抓到的鳗鱼苗,大家先过来看看,不要抓错了。”

然而,压根就没几个渔民听他认真讲,反而有老渔民调侃起他来:“小超,你光屁股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捕鱼了,鳗鱼苗我们怎么可能不懂啊。”

陈文超很是无奈,上次捕捞丁香鱼时,有人就是这么说的,结果不少人捕捞成小银鱼了,事后还抱怨他没交代清楚。

可这次,陈文超没打算再惯着他们,就同鱼哥说的,有些东西就不能惯。

陈文超拿着大声公喊道:“你们不看的话,等会抓错了,我肯定不会收的,到时候也别找我抱怨。”

经他这么一喊,几个老渔民还是凑过来看了几眼,发现陈文超桶里的这些鳗鱼苗还真有点不一样。

陈文超解释道:“咱们岛附近呢,这种鳗鱼苗并没有很多,大家真想捕捞的话,建议到入海口那里。”

“那么远啊,这一来一回要耗不少油啊。”

一位渔民感慨道:“你以为呢,咱们李主任的钱,哪有那么好赚。”

陈文超说道:“要去捕捞鳗鱼苗的,最好再去制作几个筛网,拔几根鸡毛,用来挑选鳗鱼苗,千万别用手去抓鳗鱼苗,受伤的也是不收的。”

而赵家兄弟听到消息后,立马开着舢板船,带着当初捕捞丁香鱼的细网出发了。

他们去年就已经了解过鳗鱼苗了,不单知道长啥样,还知道在哪里能捕捞。

其实,他们两兄弟对陈文超还有点怨念的,明明就是邻居,这种赚钱的事情,完全可以私下跟他们商量的。

没必要通知这么多人的,要是大家都去鳗鱼苗的话,那他们两兄弟就赚少了,好在他们比别人更懂这玩意,只要效率够高的话,还是能赚到不少钱的。

除了收购鳗鱼苗外,红虫也跟着收购了,今年的价格跟去年一样,还是两块一斤。

去年有去捕捞过红虫的村民,听到消息后,一个个都非常的激动。

这个活虽然脏了点,可对没有船的村民来说,绝对是个赚钱的好营生。

下沙村以前还是有不少红虫的,可被李主任治理过后,臭水沟都没了,压根就没有红虫抓。

倒是陈家村可以去抓,但数量也不多,红虫最多的,还是镇里和县里的臭水沟。

大年初五迎财神。

而在迎财神前,担担岛已经有不少村民已经开始赚钱了,对现在他们来说,李多鱼绝对是个小财神。

而这些天,李多鱼也没有闲着,几乎每天都泡在鳗鱼厂这边。

经过半年的改建,李多鱼的鳗鱼厂不单规模扩大了一倍,整体设施也提升了不少。

养殖厂有专门用来养殖鳗苗的一级池,还有二级池,以及用来养殖成鳗的土塘。

同时升级了下一级池的加温设备。

其实,海欣鳗鱼厂不停死苗的解决办法,就在李多鱼这个鳗鱼厂里,可哪怕摆在二嫂面前,她压根也弄不懂。

且现在的鳗鱼厂用篱笆围了一整圈起来,还有个大门,作为“外人”的二嫂是不能到鳗鱼厂来的。

先前就已经被二哥李耀国拦了一两次了,连送饭都只能送到鳗鱼厂门口。

把二嫂给整得相当无语。

初五迎财神这天,二嫂已经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但也只能等着,等小叔子迎完财神后。

相当卑微地说道:

“多鱼,咱们是不是可以走了,你上次不是说,初五就有时间了吗?”

李多鱼思考了下。

“可以啊,那咱们就下午出发吧。”

“好。”

可让朱秀华没想到的是,这次前往海欣鳗鱼厂的足足十多人。

不单有村委干部,连张二虎、大伯和大堂哥李曙光、石头他们都去了。

二嫂一脸懵逼:“多鱼,你怎么叫这么多人去啊。”

李多鱼打趣道:“人生地不熟,真怕被你们给扣下来了,让他们给我壮壮胆。”

二嫂拧着眉头,卷起了袖口:“有我在,怎么可能,他们要是敢动手的话,我直接一巴掌呼过去。”

李多鱼笑了笑,二嫂战斗力确实很强,可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啊。

这年头村霸、海匪一大堆,且还有没有监控这玩意,破案全靠一张嘴与大记忆恢复术。

到了别人的地盘,那就是任人鱼肉,这让李多鱼想起了一件事情。

前些年,京城附近菜刀队的“丰功伟绩”,甚至推动了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

稳妥起见,李多鱼还是带上了十多号人,连张连长都给带上了,一群人乘坐李多鱼的钓鱼船前往了海欣的鳗鱼厂。

二嫂打工的这个鳗鱼厂离他们担担岛还算挺近的,李多鱼的钓鱼船,开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船都还没靠岸,就可以看到【海欣鳗鱼厂】那五个大字。

上岸后。

李多鱼打量着眼前这座鳗鱼厂,没记错的话,这个位置在前世也是用来养殖鳗鱼的,且还是一位养殖大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