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苦一苦兄弟(1 / 4)

作品:《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着衮服受尊号?”

赵普听着声音中的讶然,微微侧目只看到了官家那黝黑的脸色。

好吧,本来就黑,此刻自然是看不出来什么的。

不过赵普也理解官家的惊讶,毕竟都不消说如今了,那唐经安史之乱后风气与贞观开元便已大不相同。

这种情况下临朝称制不令人讶异,但能公然着衮服称尊见朝,那确实是令人难以想象了。

至于什么朝臣公然上表请行武后旧事,赵普也只是听听就过了。

这一封上表中有几分试探有几分真心,恐怕有相当大的商榷余地。

赵光义则是心态又轻松少许——看看兄长这子嗣,可称道处皆非为天子之分内事,焉非昏君?

于是赵光义顺口赞同了一下光幕:

“此言较恰当也,这武后治国与其说高调,不如说颇类唐太宗为秦王时。”

“闯阵冲杀争先,余威凛然夺人,把持朝政之策略何其烈也。”

瞥了长篇大论的弟弟一眼,赵匡胤换上亲切的语气道:

“则平通晓这交子务否?”

赵普一边低头思考一边在心中哂笑,晋王之言也太过直白。

若是将武则天比秦王世民,那后世称这刘娥与武后截然相反,那该比谁?命丧玄武门的太子建成?

不值一论也,不过想起来此前听官家所谈这真宗厚颜封禅,以及说到结盟岁币等事时的闪烁其词,赵普也是心生几分无力之感。

此刻听闻赵匡胤询问,最终也还是收拢了几分心思,认真道:

“益州自古便富商贸穷金铜,蜀商生财有道,唯患劣铁恶钱。”

“臣于河阳亦有听闻,蜀地购绢一匹需驭骡载百斤铁钱,多有不便。”

这样一说赵匡胤也懂了,一匹绢不过斤半,竟需要百斤铁钱相易,那从商者何不以绢绸计钱?

而这薄薄一页纸的交子若可抵斤半绢绸,等同百斤铁钱,那商贾们恐怕更没有不用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