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毒修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一十八章 金刚袈裟(2 / 2)

作品:《毒修

……

沧澜仙都。

高耸入云的云霄仙台之上,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

仙台之上,一位剑眉星目、气质出尘的修士端坐其中,他便是云霄剑仙季渺尘。

他身着一袭白衫,腰间悬挂一柄长剑,剑身泛着淡淡的青光,仿佛随时都会出鞘一般。

季渺尘的身旁,沧澜仙都的一众高层修士齐聚一堂,他们或闭目养神,或低声交谈,但无一不是元婴期以上的高手。他们的目光时不时地投向季渺尘,眼中满是敬畏之色。

此时,一名十几岁大的童子被两名修士带到了季渺尘的面前。这名童子身穿僧袍,剃着光头,面庞稚嫩,正是小和尚慧宝。

慧宝看到季渺尘,心中不禁一紧,双腿不自觉地发软,当即就跪了下去。

看着这炼气期的小和尚,季渺尘微微皱眉,声音清冷而平静:“你说有一名叫做法海的佛门修士,杀了你师傅,并且至今还在般若台未曾离开?”

慧宝身躯微微颤抖,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跪在季渺尘的脚下,双手合十,声音带着哽咽:“正是……那日,师傅将我支开,让我远离战场。我虽跑开,但心中担忧,便远远观望,只见山崩地裂,金光四射,雷鸣之声震天。”

季渺尘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既是隔得甚远,你又如何断定是你师傅战败,而不是那法海?”

慧宝面露痛苦之色,仿佛回忆起了那一日的惨状:“战斗结束之后,出现了一头如同穿山甲般的妖怪,那妖怪体型如山,力量巨大,无比轻易便将秘谷摧毁。而那秘谷之中,藏有法华大师、明心大师、智远大师和悟真大师的佛门金身。”

此言一出,周围众人皆动容。他们知道,法华、明心、智远、悟真这四位高僧乃是天梵佛国的化神期强者,他们选择肉身成圣,重聚寿元,如今被人挖出来,千年道行,毁于一旦,他们的陨落无疑会在佛门中掀起轩然大波。

沧澜仙都的修士们开始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真是想不到,这四位高僧竟然会躲到这里来修炼佛门金身,他们是想避开天梵佛国内部的争斗吗?”

“看来天梵佛国内部争斗激烈,这四位高僧选择在我们这里悄然坐缸,也是为了自保。可惜,最终还是难逃一劫。”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无论道门还是佛门,都避免不了争斗。只是这争斗太过惨烈,让人唏嘘不已。”

“大道争锋,唯有一挣。这就是修仙之路的残酷和无情。”

……

季渺尘轻轻挥手,一股无形的力量瞬间平息了众人的议论声。他看着慧宝声音温和得如同春风拂面:“小和尚,你且上前来,无需惧怕。”

慧宝小和尚心无防备地走向季渺尘,走向了这位声名赫赫的云霄剑仙。

季渺尘微笑着伸出手,轻轻地摸了摸慧宝的头,就像长者在抚摸晚辈。

可下一瞬间,他的笑容却突然消失,五指如钩,瞬间按住了小和尚的头颅。

一股强大的灵魂力量从季渺尘的指尖涌入慧宝的脑海,进行了一场无情的搜魂。小和尚的双眼瞬间失去了神采,身体如同被抽干了所有的生命力,软软地倒在了地上。

季渺尘收回手掌,用一张白帕子轻轻地擦拭着手指。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刚刚杀死的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蝼蚁。

“这小和尚并未说谎。”季渺尘冷冷地开口,“他所说的都是真的。你们在此留守,本座去去就回。”

说完,季渺尘的身影化作一道白光,冲天而起,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中。

然而,在场的修士们并非都对他言听计从。几名地位尊崇的元婴期长老相互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之色。他们悄悄地跟上了季渺尘的身影,想要一探究竟。

“季渺尘此人行事霸道,我们不可不防。”一名长老低声说道,“跟上去看看。”

其余的长老们纷纷应和,身影也随之消失在空中。

……

般若台。

被破坏的山谷。

在这废墟之外,一层淡淡的水蓝色光幕如薄纱般将此地轻轻笼罩,彻底隔绝内外。

在这光幕之内,李水道正全神贯注地炼制着一件强大的佛门法宝。

他的面容肃穆,双手在虚空中不断舞动,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流畅,仿佛在与天地间的灵气进行某种神秘的交流。

只见玄黄之河中,四大佛门高僧的遗蜕静静漂浮,他们的形象已然不再是简单的肉身,而是被赋予了无上的佛力。

他们宝象庄严,怒目圆睁,气势如虹,仿佛随时准备斩妖除魔,护佑苍生。

他们手中所持的法器也各具特色,其中最为显眼的便是那水晶钵盂。这原本是承载他们肉身遗蜕的水晶大缸,但在李水道的巧手之下,却化作了一件威力无穷的钵盂法器。钵盂之上,佛光流转,仿佛蕴含着无尽的佛法与智慧。

除了钵盂,四大金刚的另一只手或握着厚重的佛经,或握着散发着淡淡佛光的佛果。这些法器与他们的形象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庄严而神秘的画面。

随着炼宝的进行,他们的气势愈发磅礴。他们仿佛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高僧遗蜕,而是化作了真正的佛门金刚,守护着这片天地间的安宁与祥和。

此时,炼宝已至尾声。李水道深吸一口气,他的双眼中闪烁着坚定的锐芒。他抬手一指,顿时,滔滔不绝的玄黄之水仿佛受到了某种召唤一般,突然改变了流向,汹涌澎湃地流向了他的身体。

水流在他的身上流转不息,仿佛在与他的身体进行着某种奇妙的融合。最终,这些水流化作了一件金黄色的袈裟,紧紧地披在了李水道的身上。

这件袈裟之上布满了佛门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每一个字都散发着淡淡的佛光,仿佛蕴含着无尽的佛法与智慧。在袈裟之上,四大金刚的形象若隐若现,他们面容狰狞而威严,手持法器,气势如虹,仿佛随时准备降妖除魔。

李水道身披金刚袈裟,双手合十,宝相庄严。他高轩佛号:“我佛慈悲!”声音洪亮而庄严,回荡在整个天地之间。

就在这瞬间,一道白色的剑光斩来,只一剑便破掉了外面的水蓝色光幕,这一剑余势不减,斩向了李水道的头颅。(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