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落难情缘 / 章节正文阅读

838章宦海风雷(2)(1 / 5)

作品:《落难情缘

张柬之听到了共鸣之音,赞道:“大师果然胸怀坦荡,出言不凡。”

一定禅师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一声,话锋一转:“唉,只可惜那张柬之年事已高,流放新州之后,不知身体吃不吃得消……。”

张柬之顺着他的话头而上:“生死有命,非是人所力求。大师且放下担忧,一切顺其自然。”

“施主所言极是。”一定禅师听张柬之这么讲,内心之言脱口而出,俄顷,浓眉一锁,双眼凝定,上下打量着张柬之,好一会,才以探究的口吻问道,“施主,贫僧今日与你谈经论道,见你身在俗世,却心在梵门,出口句句箴言,字字珠玑,有如醍醐灌顶,令贫僧愚钝大开。你之真知灼见,实在可以跟我佛门中的高僧大德比肩齐眉。有道是,大泽起龙蛇。莫非你就是从中原来的那个大儒?”

张柬之不便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听后摆手否认:“不、不、不。今天我在大师你的面前,只不过是班门弄斧、直抒胸臆而已,皆因我平日也经常见到云游四海来到新州地域的高僧,听其教诲,悟其禅道,所以对你们佛门之事略知一二。”讲到这里,张柬之用右手拍了拍自己肩膀,继续说:“你看,我这一介山民,瘦弱的肩膀,怎能与朝中那些大儒相提并论呢?!”

一定禅师眸睛闪射出一道亮光,直指张柬之,追问道:“施主,你说的可是真话?”

张柬之的嘴角轻轻一拉,略笑一下,指着胸口,道:“大师已研经禅修多年,该知道明心见性,即心是佛。我是何许人也,你可直彻心田,自领自悟,无须再花费唇舌,来作追问。”

一定禅师早就从定慧师父那里听过佛祖释迦牟尼拈花微笑,以心传心的佛门故事: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在灵鹫山说法,手拿着大梵天王送给他的金婆罗花示众,意态安详,却是一言不发。等着听经的众门徒都是惘然不知所措,只有弟子摩阿迦叶破颜微微一笑。释迦牟尼当场宣布:“我正法眼藏,精心佛法,是奥妙心法,现在已经以心传心。”当场将袈裟金钵传授给摩阿迦叶。这是佛门的经典故事。

一定禅师听张柬之这么讲,又见他直指人心,内心明白几分,不由想起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儒、道、佛三家。于是,抛砖引玉:“以孔子为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为继承补充的儒家文化。儒家首先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认为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人人都有恻隐之心,具有同情心。社会之所以出现混乱,私心严重的现象,是因为人们的良心善心丢失了,要把它找回来。所以孟子讲道:‘有人养的鸡和狗丢失了,知道要去寻找,但是有的人心丧失了,却不知道去寻找,悲哀呀!’这就引出了儒家所建立的道德文化、伦理与孝道文化,所以说,儒家文化是以道德、伦理、孝道为基本点的。”

张柬之听后,微微一笑,问道:“那么,佛家文化又是怎样的呢?”

一定禅师答道;“中国的佛教就是佛教的中国化。说到这里,应是岭南新州人的骄傲。因为出生于岭南新州的惠能,使得发源于印度的佛教真正开始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并且使禅宗成为影响最深远、流传时间最长的中国佛教。”

一定禅师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品了一口禅茶,然后继续说道:“惠能之所以能成为禅宗六祖,与他自小在金台寺闻经开悟,感悟佛法所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