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2003:从外贸开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54章 永康之行(1 / 4)

作品:《2003:从外贸开始

应建人做了20多年生意,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

但说老实话,这还是第一次跟自己“儿子”辈的人一起谈生意,谈的还是价值上亿的买卖。

情报似乎有误,原以为拥有生产资质的闪驰科技,只是个添头,给点好处就行,但如今看来这帮人怎么像是以这位年轻得有些过分的闪驰科技老板为主?

难怪是自己眼花了?还是世界变化太快了,自己跟不上了?

诚然有些人会因为身份特殊,大家会忽视他的年龄,听取他的意见,但生意就是生意,更何况这还是汽车产业链这么大的生意,说得严重点甚至可以影响一座城市。

这可是汽车啊,不是什么阿猫阿狗的小生意。

感觉情报有误的应建人跟姐夫对视了一眼之后,果断终止了上午就开始谈判的想法,带着一行人开始参观起众肽厂区,介绍厂区的同时也让自己的脑袋缓一缓。

汽车也没那么好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各地各大城市都轰轰烈烈的搞汽车,真正做成功的实际也没几座城市,宜城可能就是因为这个才选择放弃的。

看样子这位小檀老板也是看中这份溢价,有利可图才选择跟老家合作的,迅速找上自己估计也是这个原因。

应建人一脸懵道:“有这话吗?我怎么没听说过?”

有,不过是十几年后,你没听过就对了。

“没想到檀总居然还有服装生意,真是了不得啊,服装产业现在也蛮赚钱的。”

“小打小闹,之前跟朋友合伙搞了个外贸公司,小打小闹为了缩减成本,就想着自己开家工厂,这样代工费可以省一点,也能减少一点钳制。”

“有想过,不过也就是想想,暂时没那个实力造车,至于汽车生产资质,那只是机缘巧合,应总应该从我的口音里听出来了,我不是北仓人。”

“那不一定,你的孩子有一位富爸爸,我爸爸只是一名普通工人,我只能努力啊,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江浙的老板最怕的就是后代想证明自己,要创业。”

“檀总觉得我们的工厂怎么样?”见檀锦程四下打量,应建人语带自豪的问道。

“是我比不起檀总才是,你年纪轻轻生意就做这么大了,我20岁的时候还在打铁呢,说起来我家孩子跟檀总差不多年纪,啥也不是。”

应建人点了点头,原来如此,看来宜城当地是用舍弃汽车资质的方式拉投资,这样就合理了,电动车跟服装虽然比不上汽车,但也都是劳动型企业,能够给当地解决不少的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