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这真的是一首好诗?(2 / 3)

作品:《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是啊,我不能当着那么多学生瞎说吧?今天我找你,就是想让你继续将它翻译成英语,也不长就一万多字。”

“好的!”李丽答应的很痛快。

连续翻译了方明华的三篇,据听方明华说在美国那边反响很不错,这让姑娘信心大增。

方明华在校园里找了个石凳坐下,拿出稿件在上面填写了刚才那几句数据,然后交给了李丽。

“我还在燕京呆两天,你争取翻译完然后送到姥爷家。”

“好的,我马上就动手翻译。”

“那好吧,我现在去找西川聊聊。”方明华说完站起来,既然来了燕大见见这位诗人。

“要我陪你去吗?”李丽问道。

“不用,你忙你的吧。”方明华回了句,开着玩笑说道:“你再和我走一起.你看那个齐波的眼神,搞不好会找我单挑。”

“什么呀?关他什么事?一个不懂得浪漫的理工男!”李丽嘟囔了句。

不过没有跟着方明华一起去。

现在的任务是赶紧把这篇翻译出来。

方明华走后,李丽也拿着底稿匆匆回到宿舍,坐在床上认真看起来。

“伊依一行三人乘坐一艘游艇在南太平洋上做吟诗航行,他们的目的地是南极,如果几天后能顺利到达那里,他们将钻出地壳去看诗云。

今天,天空和海水都很清澈,对于做诗来说,世界显得太透明了。抬头望去,平时难得一见的美洲大陆清晰地显示在天空中,在东半球构成的覆盖世界的巨大穹顶上,大陆好像是墙皮脱落的区域……”

天啦

多么浪漫的想象!

李丽忍不住又惊叹起来。

当看到恐龙大牙给“神”翻译那首脍炙人口的古诗《登鹳雀楼》的时候,笑的差点喘不过气来,花枝乱颤。

“恒星已在行星的山后面落下,一条叫黄河的河流向着大海的方向流去,哦,这河和海都是由那种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化合物质组成,要想看得更远,就应该在建筑物上登得更高些。”

这竟然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翻译?”

简直丢我们翻译界的脸嘛。

看看我的导师翻译的多好!

李丽想起了徐教授翻译的那本《唐诗150首》其中就有这首著名的《登鹳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