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清要完 / 章节正文阅读

49、第 49 章(3 / 3)

作品:《大清要完

“广东金兰鹤……说是有一杆开了光的洋枪,枪法神准,百步穿杨……

“那不就是这把?——不会吧,哪变出来的?”

“据说在广州三元里,一人射杀了二百洋鬼子……”

“……不是已经被砍头了么?怎么……”

“假的!障眼法!又活了!你们真是消息不灵通……”

苏敏官任人议论揣测。他手里的枪已经快散架了,子弹只剩三颗,更没有什么“两广分舵”接应。但凡有人垂死一博,他就得去苏州河跟楚老板一起并肩遨游。

匍匐的人群中突然窜出一个大汉,辫子盘在头顶,粗声叫道:“假的!我见过金兰鹤!大胡子!绝没这么年轻!”

那是楚南云最心腹的一个打手。他五大三粗,肌肉虬结,一边喊,将关节活动得咔咔响。一边抄起桌上大烟筒,咔的一声,轻松折为两截。

碎末落地,他朝苏敏官猛扑过去。

“你可以试试。”斑驳的枪口指着他双目之间。枪口后的年轻人抿起嘴角,似有似无的笑意令人胆寒,“便知我真假。”

大汉喉咙里咕噜噜响,和他凶狠对视,余光瞥见血泊里的几具尸身。

苏敏官食指扣扳机,冷静地回望。轻微的动作带给他不祥的反馈。后膛里的这颗弹,八成已经卡住了。

令人心悸的对峙持续了一盏茶工夫。忽然,另一伙计颤巍巍站了起来,将那大汉的拳头用力推开。

“罢了。认命吧。”他转向苏敏官,沙哑地说:“多谢舵主留我等性命。”

团体中最忌人心不齐。更何况仓库里有不少像苏敏官这样、被骗来做苦力的,此时一声不吭,犹如木偶。

缺了一把胡子的关公灰头土脸,然而雕工粗犷,一双虎目余威尚在,令人不敢直视。

一盏污秽的油灯自下而上,将那废弃的木雕照得宛如天神。

苏敏官心念一动,走到神像正前,撩起前襟,郑重拜了下去。

“神明在上,佑我洪门,重拾正道。”

眉眼间青涩尤存的后生仔,不管多么心狠手辣,也很难让人一眼敬畏。但关公是天地会拜了几百年的神位,再穷凶极恶之人,在那神威注视之下,也不敢心生邪念。

苏敏官挺直了脊背,没回头。

他身后黑压压一群恶棍,没一个敢动手偷袭。

微弱的火光映在他身上,将他的背影勾出火焰的边。

一两个人跪了下去,渐渐的,整个仓库里的人都匍匐在地,有人小声啜泣起来,嘶哑的声音极其难听。

苏敏官转身,清点人数。

如今众人只是惧他。能不能用,尚未可知。

他略一思索,道:“此地有无广东兄弟,过来讲话。”

真有七八个人站了出来。近年广州贸易衰落,不少底层破产,漂到沪上讨生活。

在大清,尤其是南方,地域宗族的力量不可小觑。同乡之间互相提携是社会潜规则,比什么忠孝节义有分量得多。

在楚南云手下,这些广东佬被排挤边缘化,不得重用。

苏敏官被困在这里做苦力的时候,也曾和他们有过交流,同命相怜,算不上仇敌。

而他们对金兰鹤的光环深信不疑,又见苏敏官果然有本事,上来就“纳头便拜”,有的还控诉:

“楚老大把我等当苦力使!”

“和江浙两广的兄弟都断了联系,我们也不甘哪!”

“楚老板给我们发大烟,我们实在是……不得已……”

有了现成几个忠心小弟,苏敏官终于不是光杆司令,问清各人姓名籍贯,略一思索,开始派活。

封锁船行出入口、清点财物、所有人搜身、不安定分子集中看管、去各地据点通报变故、处理尸首和血迹、重取香烛,令众人按洪门规矩再次入会,重叙兄弟,重发严誓,……

小弟们还积极献策:“最好再拿点钱孝敬巡捕。今夜您老动静不小。”

苏敏官点点头,让人去办。

……

直到船行重归平静,苏敏官才轻轻呼出一口气,紧蹙的眉结打开。他扶着个箱子,慢慢坐下。捋捋头发,攥出一把冷汗。

他掌中尚余硫磺和血腥气,闭目一刻,睁开眼时,却重新温润如玉,没一丝戾气。

“阿妹……有手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