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河山风月 / 章节正文阅读

241、鏖战(2 / 4)

作品:《五代河山风月

周军弓弩也纷纷反击,不过局部战场上辽军人数优势很大,周军有弓弩优势,辽军有人数优势,左翼瞬间黄沙漫天,喊杀震天,双方的交战在三十到五十步之间,往来箭矢如下雨一般,叮叮当当的撞击声不绝于耳。

大量沙尘随着一怼怼数百人骑兵奔走而被卷起盘旋,直冲云霄,虽然同在大阵中,可左翼也距离史从云所在的中军很远,战斗开始后灰尘漫天,除了靠着旗帜看清他们的位置,具体情况完全看不清了。

不过他和众人商议的时候就料到辽军会猛攻左右,不仅让郭廷谓、申知义在左翼最前方两阵专门坐镇指挥,还将精兵强将和精良装备甲胄都放在左翼。

道理很简单,辽军善骑射,而骑射在马背上大多数人只能往自己的左手边放箭,右侧是射击死角,这就跟步兵列阵时最精锐的士兵多数放在右翼,因为多数人都是右手发力,精兵放右翼才能发挥战斗力一个道理。

所以辽军只要大规模的轻骑兵出动,进攻的方向肯定是他们的左翼。

而在大阵正前方一里左右地方,漫长的辽军骑兵阵线也正在铺开,缓缓接近。

显然他们在等左翼大量游骑消耗周军的箭矢和体力,最好是能扰乱周军阵型,让周军精疲力尽,箭矢消耗得差不多,随后正面装备更为精良的骑兵将会用马刀,长矛等发起冲击。

史从云遥望去,左翼接战之后喊杀震天,时不时能听到一声声惨叫,大量箭矢在沙尘中若隐若现,嗡嗡作响,连震天的马蹄声也掩盖不住,即便隔着数百步,人已经成了一个个点,在尘土中若隐若现,左翼的激烈战况他也也能感受道。

符昭愿紧张的深呼吸,抓紧手中盾牌,中军有一处高台,就在史从云身后,立着中军帅旗,上面站着传令兵。

随着战争规模扩大,兵种改变,到了如今击鼓进军在大规模战役中已经不实用了,只能用于基层部队单位指挥。

就像现在整个战场都是马蹄声,号角声,喊杀声,金属碰撞声。

各个圆阵之间依旧用鼓号指挥,但要到史从云这一级的指挥系统靠声音发号施令是不可能的了,声音太杂乱,距离太远,大阵左右翼已经超过一里接近两里,别说敲鼓,放炮都不一定能听清。

四方旗也早就出现,各色旗帜成为主帅指挥大军的更好选择。

史从云坐镇中军,远远看着左翼的情况,大量辽军骑兵在左翼与周军交战,但不敢往更后方迂回,因为大阵侧后,史彦超的五千多骑兵正在待命,他们怕会被两面夹击。

史从云同样看不到老爹大军的具体位置,距离太远,中间还有一条田地间的大道,路两边有一排树,但他能看到远处显眼的旗帜,就知道骑兵所在位置。

.......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左翼的交战不是之前的试探性进攻,辽军至少派出万人左右的队伍,分批次抵近射击,随后撤退。

数百人为一队的骑兵有几十队,他们也在周军左翼前方环绕成一个巨大的圆,逐次交替,分批射击。

周军左前方两个圆阵承受巨大压力,符昭愿看得很紧张,好几次请愿要带人去支援,都被史从云否决。

其实他心里更紧张!

如果左前方两个圆阵被打垮,那接下来的战会很难打,他让郭廷谓亲自坐镇最左前的圆阵,也在开战前告诉过他,契丹人如果要打,一定是盯着他们那里打,这是辽军的战术特点决定的,让他做好心理准备。

郭廷谓信誓旦旦,还向他保证除非人死光了,否则绝不会崩,可他心里还是焦虑的,一直犹豫要不要下令让西面大道那边老爹率领的骑兵支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