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望春山 / 章节正文阅读

100、第100章(2 / 2)

作品:《望春山

他因有倭人血统,从小在当地受人欺辱,被人辱骂是杂种贱种,他娘也早早的死了,所以他虽从小在大晋长大,却恨着这里的人。后来他在当地活不下,先是流落海外,再是投靠倭人就顺理成章了。

据他所言,其实像他这样的人很多,有些人是跟他有类似的经历,还有一些单纯就是为了好处,又或是本身就是大晋人,后来流落海外成了海盗,被人收买到大晋替人引路。

这也是这一次倭寇为何能大面积袭击大晋沿海一带的原因之一。

王龙在倭人里,也是属于地位很低的那种,他知道的也不多。只知道这一次倭国有很多将军都派了人来大晋,似乎和大晋的某位大人有什么交易。

而他们这一行人,其实也不是流窜过来的,而是帮田川大人探路。

至于这位田川大人是谁,王龙也说不上来,只知道是倭国某位将军的手下,来大晋是有大目的。

所以他们这一行人为了隐藏行踪,一路过来也不是见人就杀,见物就抢。

当初会夜袭那个小村子,是为了找个落脚地,谁知被当地村民发现了。至于后面镇上抢掠,其实是这群人里总有人抱怨没吃没喝也没女人,小狼君为了安抚他们,他们才出了一次。

却没想到会被人顺着找到藏身之地。

还有走的那个石田,是回报信的,等石田回来时,应该就是后续的人马进入定波了。

.

民兵团抓了几个活倭寇,活的!

这个消息转瞬间就传遍整个定波县。

为了安抚民众,也是为了让所有人积极抗倭,钱县令和薄春山商量了一下,决定把这群倭寇拉出游街示众。

到了当日,整个县里说是人山人海都不为过。

几个倭寇戴着沉重的木枷,十几个衙役民兵走在前后两侧。

这木枷极为沉重,一个竟有几十斤重,枷在脖子上,哪怕是身体还算强壮的倭寇,走起路来也是摇摇欲坠,只是不一会就精疲力尽,只能拖着脚走。

他们倒是不想走,可衙役和民兵们手里都拿着鞭子,若是走慢点,一鞭子都下了。

无数的烂菜叶、臭鸡蛋朝倭寇们打,有些没带什么能扔的东西,就冲上吐痰吐唾沫,还有人从家里拎来夜壶,对着倭寇们们就浇了过。

这些行举非但没让人鄙夷,反而围观的百姓都拍手叫好。

因为他们都听说了,这伙倭寇不是人,不光进了一个镇子杀伤了好些人,还占了一个村,把那个村的女人都祸害了,还杀了不少人。

“畜生!”

“都该死!”

“听县衙说,这里头还有个‘汉奸’,生为大晋人,竟然给倭寇当狗腿子害大晋人,这种人最该死,活剐了他都不解恨!”

“我看谁敢当‘汉奸’,让我知道谁要是跑当汉奸,子掘了他祖宗十八代祖坟,还要把他龟儿子捏死!”

……

街才游了一半,这几个倭寇已经不行了,也就只剩了半口气。

可停下来并没有让他们解脱,反而是噩梦,无数人冲上对他们拳打脚踢。打完了,衙役过来疏散人群,拖着继续走。

如此往来几次,已经有人断气了,但游街还在继续。

街角处,齐永宁远远看着那游行的队伍,俊眉微蹙。

今天是三月初三,他梦里定波城破的日子,可如今城却没破,反而是一伙倭寇被抓到,百姓的狂欢,倭寇的噩梦。

是谁改变了这一切?

是那个叫薄春山的男人?

如果城没破,薄春山还会死?如此一来,他的打算……

“永宁,走吧?”

是齐彦。

今天城里这么大的阵势,他们自然也出来看热闹了。

父子二人回到家。

齐彦面现犹豫为难之色:“永宁不走不行?这里毕竟待了这么多年,齐家的祖祖辈辈都在明州在定波,如今要是那北方,我……”

“爹,必须要走。”

顿了下,他又道:“齐家和多个北方官员都有牵扯,若只是这样也就罢,法不责众,谁也没想到朝廷会闹成这样。偏偏主枝为我说亲,之前和李家有过往来,李大人又是我座师,如今他已越过淮水投靠肃王。

“肃王在北方起事,淮水以北的大量城池早已沦陷,朝廷却因倭寇之事,腹背受敌,分/身不暇。听说朝廷已经决定聚集兵力攻打颍州了,到那时候想走也走不了,不管之后是打是和,齐家也就罢,我与李家牵扯如此深,恐怕是为难。”

“而且主枝那边,也觉得我们迁往北方为宜。”

如今这局势,谁也不知道日后会怎样,肃王善战,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若是有一日肃王打过来了又该怎么办?

所以明州齐家权衡之下,正好齐永宁又和李显耀有这么一层关系,不如就让他北方投靠李显耀,投靠肃王。

是时不管是南晋赢也好,还是北晋赢也罢,都能替齐家保留一份香火传承。

齐永宁没说的是,其实李显耀在临走之前也派人联系过他,让他可以考虑前往北晋。

李显耀的意思非常明显,肃王成立了北晋,如今百废待兴,要建立起一个朝廷,必然需要栋梁需要人才,齐永宁北晋的前途绝对比留在南晋大。

且对方言语之间也透露出,若是他愿意前往北晋,会把孙女嫁给他。如此一来,等于是将两人捆绑在一起,李显耀在北晋站得位置越高,越不会亏待齐永宁。

齐彦现在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不过为了儿子好,走就走吧。其实这阵子齐家已经在暗准备离开事宜了,只是到底故土难离,让齐彦有所犹豫。

“那我们什么时候走?”

齐永宁想了想,道:“再等几日,我还有一件事没办,等办完就走。”

作者有话要说:是的,前夫要搞事了。

.

另外说一句,不是替前夫解释,是看有个评论说前夫前世应该知道肃王里通外敌的事,居然还把女主放在家里。

其实不是这样的,前世以前夫当时的地位,他是看不到这些的,肃王就算干了这些事,也不可能告诉别人,顶多帮他办这个事的人知道。里通外敌可是最受人唾弃的,肃王不可能告诉别人。

别人就算知道,也是后续根据整个局势的变化,推测出来的。前夫是这样的,后来女主也是这样的。

前夫当时比别人多知道的,也就是朝廷的一些局势、乱象之类,例如肃王又提迁都(为了让人觉得他居心叵测,要抢皇位,其实不是,就是故布迷障),肃王反叛了,例如他的座师李显耀投靠肃王之类,朝廷要攻打肃王,齐家要不要鸡蛋分两个篮子装这种。

当然,有了部分前世记忆的他,现在知道的肯定比别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