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时代之巅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222章 大材小用了啊(2 / 4)

作品:《大时代之巅

周不器冲她挤了挤眼睛,“内行。”

李心婉抿抿嘴,轻声说:“不过,等改革开放以后,各种新形势的娱乐方式都进来了,昆曲就不行了……不仅是昆曲,所有的曲艺项目都不行了,京剧是国粹,有着大把的财政经费来养着,昆剧比较小众,就没什么钱。很多还在世的‘继’字辈前辈,才是6级演员、7级演员,有的甚至还在农村种地呢,连低保都没有。”

周不器这下就明白宁雅梦为什么那么积极地劝说自己向艺术靠拢了。

这不仅可以修身养性、提高个人的品位和审美。

关键是很多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里存活得真的很挣扎。

这是需要钱啊!

李心婉接着说:“好在这时候白先生来了,他是大文豪,把《牡丹亭》给重新编剧、删改,又请来了清曲家周教授指点,还请来了‘继’字辈的前辈来传授,所有人一起努力,就一起创作出了《青春版牡丹亭》。这个剧目推出之后,一下就火起来了,昆曲就又起死回生了,也引起了国家的关注,沈姐姐很年轻的时候就是国家一级演员了。”

这一大堆的名字,让周不器有点头晕,只能一个个地问:“白先生?是谁啊?”

李心婉道:“白先勇,大作家。”

周不器“哦”了一声,如雷贯耳,“民国军阀白崇禧的儿子!”

李心婉眨眨眼,轻轻颔首,“嗯,就是他。他小时候在大陆生活,受到了昆曲文化的影响,就记了一辈子。等昆曲遇到危机了,他就主动来了,他是《青春版牡丹亭》最大的功臣,他是编剧,这个项目也是他推动的,钱也是他从朋友那里募集来的,据说花了好几千万,才有了《青春版牡丹亭》的今天。”

周不器接着问:“周教授是谁啊?跟我一样都姓周。”

李心婉轻笑着说:“清曲家呀,可有文化了,出身于昆曲世家,是这个领域里最大权威,哪怕是‘传’字辈、‘继’字辈的老先生唱的昆曲,他也能从中挑出错来,然后去进行指点,他还指点过我呢。”

见这位金主爸爸似乎不太理解,李心婉就进一步地解释,“昆曲跟京剧什么的不一样,京剧当年是下里巴人的……流行音乐,是清朝的通俗娱乐,是民间的东西。昆曲就不一样了,在诞生的时候就不是民间的东西,就是士大夫阶层的艺术。”

周不器点了点头,“嗯,昨晚看了一晚上的《牡丹亭》剧本,这词句写得,就跟唐诗宋词似的。”

“对呀,这就是昆曲和其他戏剧最大的不同之处。”李心婉谈起了昆曲,眸子里好似在放光,这毕竟是她从小就学习、熏陶的东西,“昆曲不是民间创作的,都是由古代的大文豪们创作的。比如《牡丹亭》是由戏剧大师汤显祖创作的,《长生殿》是由剧作家洪昇创作的。”